【题目】(5分)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C的作用: ,无水CaCl2的作用: 。
(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图中装置E是安全瓶,能防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 之间添加装置E。
【答案】(1)MgCO3△MgO + CO2↑ (2)吸收二氧化碳 干燥气体
(3)Fe2O3+3CO高温2Fe+3CO2 (4)B、C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信息: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故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MgO + CO2↑
(2)装置C中的NaOH溶液能与二氧化反应,故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无水CaCl2的作用:干燥气体
(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Fe2O3+3CO高温2Fe+3CO2
(4)图中装置E是安全瓶,能防倒吸,防止反应结束后,装置内的温度降低,气体收缩,压强减少,使装置F中的溶液倒吸入装置D中,出现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故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B、C之间添加装置E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黄铜矿(主要万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 Fe2(SO4)3+ y Fe= z FeSO4,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z的值为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_。
(5)步骤Ⅲ回收铜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C6H12O6)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硫酸铵和氯化钾是化工生产的副产品,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或影响作物的生长,工业上往往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下图是硫酸铵等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归纳硫酸铵等物质溶解度——温度曲线变化规律:
① ;
②温度相同时, 。
(2)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的流程如下:
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产品(无氯钾肥)的化学式是 ;
④操作Ⅰ主要是趁热过滤,过滤后的产品中 (NH4)2SO4晶体析出(填“有”或“没有”)。
(3)苯甲酸(C6H5COOH)通常用作定香剂或防腐剂,也用作果汁饮料的保香剂。合成苯甲酸晶体常伴随有氯化钾等副产品生成,某同学加热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并测定其熔点,发现其在115 ℃开始熔化,达到130 ℃时仍有少量不熔。
资料:苯甲酸熔点122.4 ℃;纯净固体一般都有固定熔点;在常温时苯甲酸溶解度很小,小于0.4 g。
【提出问题】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 想】猜想1:苯甲酸;猜想2:氯化钾;猜想3: ⑤ 。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蒸馏水、AgNO3溶液、稀硝酸。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将白色固体A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 |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 | |
Ⅱ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 ⑥ 。 | ⑦ 。 | 白色固体A中含有KCl。 |
Ⅲ取白色晶体, ⑧ 。 | 熔点是 ⑨ 。 | 结合实验Ⅱ,猜想3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
已知Cu+Fe2(SO4)3=2FeSO4+CuSO4 ,请回答:
(1)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化学式是Cu2(OH)2CO3,俗称 ,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溶液A的溶质有 (只写一种);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两种方法比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方法 ;方法II 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 + 2H2SO4 + = 2CuSO4 +
操作②实验步骤为: ,
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10月31日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5级地震。震后救援要防范次生灾害,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发放消毒片(如ClO2消毒片)和泡腾片,对饮用水消毒。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泡腾片中含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放出大量气体而呈泡腾状,若有机酸用HX表示,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
B.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要吸热
D.鱼儿不能在冷开水中存活﹣﹣冷开水中几乎没有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