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两个途径。①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1)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什么____

(2)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呼吸作用,请写出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反应条件不同C6H12O6+6O2 =6CO2+6H2O

【解析】

(1)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而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反应物相同,但是反应的条件不同,因而生成物也不同,故填:反应条件不同;

(2)进行呼吸作用时,葡萄糖和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34 g KCl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___

(2)相同条件下,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有关。此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_____条件有关。

(3)在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觉到试管外壁_____;用X固体代替NaOH重复上述操作,若试管外壁变冷,则加入的X固体可能是_____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春天里常有春寒来临,在寒潮到来之前,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被冻坏,傍晚往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样,夜间秧田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秧苗不会被冻坏.这主要是利用水的哪一个性质( )

A. 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 B. 水的冰点是0℃

C. 水的比热容较大 D.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等不溶物)和多种可溶性杂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三次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去除样品中可溶性杂质(氯化钙、硫酸钠等),可以依次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请写出此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1)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_________

(2)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3)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_

(4)包装蛋糕的塑料袋用后如随意丢弃会造成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热固性塑料成型后再受热不会软化,可用于制造电源插座、开关

B. 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

C. 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人们可以大量摄入,多吃无害

D. 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人们可以食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从二氧化碳、氧气、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盐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_____

(3)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来腌渍食品的盐________________

(5)用来中和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 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 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氯化铵 D.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 的是( )

A.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B.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C. 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D.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