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药品
B.
     倾倒液体
C.
      蒸发食盐水
D.
       加热液体

分析 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铜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银和铜
C.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金属M
D.加入的金属M 可能是单质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D.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次氯酸钠(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B.-1C.﹢1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CO+CuO$\frac{\underline{\;\;△\;\;}}{\;}$Cu+CO2.若8g CuO被CO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6.4表示生成Cu的质量B.(8-6.4)表示消耗CO的质量
C.生成CO2的质量为4.4 gD.T2时CuO反应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锡纸”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1)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条状,将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造成短路),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开始“锡纸”不燃烧,短路后能燃烧的原因是短路使“锡纸”温度升高,达到其着火点.
(2)将打磨后的“锡纸”放入盛有氯化锌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说明“锡纸”中的金属不是(填“是”或“不是”)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1)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
(2)丙氨酸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
(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7%(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一定条件下,4.8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4.4gCO2和物质X,则生成X的质量为5.6g,X的化学式为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