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Ⅱ: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则NaOH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 ; | 白色沉淀产生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加入 ; | 证明猜想Ⅱ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Na+和Na说法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Na+比Na稳定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一滴香、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洗净后继续食用 B.降价销售过期、变质食品
C.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 D.焙制糕点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某校初三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某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回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甲组同学: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右图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并测量CO2的体积。(其他仪器省略)
(1)下图中左侧的橡皮管的作用是 。下图中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
(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乙组同学:
【查阅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
取样品,研成粉状后,按下图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F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快速通一段时间空气;
⑥称量F的质量,计算前后两次质量差。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问题探究:
①产品研成粉状的目的 ;
②B装置的作用是 ;
G装置的作用是 。
③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的Ca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 偏小 不变”)。
④在步骤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 。
总结反思:
(1)甲组同学们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甲组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的原因是 。
(2)在乙组实验步骤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小明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质量比是 。但在实验所得数据中略小于该值.针对这一现象推测原因,你认为可取的是
A.生成氧气一端的装置气密性不好
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的氧气比氢气稍多
C.连接生成氧气一端的电极被氧气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2)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操作①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若进行完该操作后,发现滤液仍旧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②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
③操作③是消毒杀菌,这过程主要是 变化
④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⑤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 (写离子符号)的水。为降低硬度,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金属与我们密切相关。
(1)铝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铝不会与酸反应
B.铝不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C.铝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
(2)铁粉可用于食品保鲜的原理:铁生锈时能吸收________和_________,使食品保持干燥并防止氧化变质。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在空气中受撞击时,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Ca(OH)2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NaOH | 31 | 91 | 111 | 129 | 313 | 336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
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①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S(NaCl) (15) S(KNO3)(填“>”、“=”或“<”)。
②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是 (16)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③t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 (17) 。若将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18) (填字母)。
A.溶剂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硝酸钾的溶解度
④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提纯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19) 、 (20) 、 (21) 、洗涤、烘干。
⑤t℃时,在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所加硝酸钾固体质量(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关系如图所示,x= (22) (精确到0.1%);t与t1、t2的关系是 (23) 。(填编号)
Ⅰ.t<t1 Ⅱ.t1<t<t2 Ⅲ.t>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