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密闭容器内,几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现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所有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该反应的类型为(  )
物质
反应前质量 17 18 3 44
反应后质量 0 0 82 0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7g-0g=17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7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0g=18g;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2g-3g=79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44g-0g=44g.
故反应的反应物为甲、乙、丁,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冬天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空气中各成分所占比例是永恒不变的
D、空气中二氧化碳太多对人体有害,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C、蚊虫叮咬后,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就可以减轻痛痒
D、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pH>7的土壤中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做燃料
B、氧化钙受热不分解--可用作干燥剂
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豆浆B、喜旺高钙奶
C、冰水混合物D、鲜橙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高梁、葡萄酿制美酒
B、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制备有机合成材料
C、将氧气降温加压制成液态氧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及用法 操作方法
A FeCl2溶液 CuCl2 足量铁粉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B MnO2 K2MnO4 加热
C CO2 O2 过量的一氧化碳 点  燃
D NaOH Na2CO3 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液态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E.
 

(2)写出如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标号仪器的名称:
 
  ②
 

 
 

(3)将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5)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能吸水的浓硫酸,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式程式:
 
,可选用的化学装置是
 
(写装置代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
 
.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空气会从
 
管口排出.
(4)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物质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装置.收集氨气可选用
 
装置,干燥氨气可选用下列的
 
(填字母).
A.浓硫酸  B.碱石灰(含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