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2007年4月,太湖水被污染严重,在处理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活性炭,作用是(  )
A.燃烧制蒸馏水B.吸附污染物C.硬水变软水D.杀菌消毒

分析 根据活性炭的性质进行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颗粒.

解答 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颗粒,所以使用了大量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吸附污染物.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净化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并结合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废旧干电池中的许多物质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Cu、Zn,属于氧化物的是MnO2(写化学式)
(2)将锌皮洗净后可用于制取氢气,则锌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过滤,得到NH4Cl溶液和黑色不溶物,灼烧黑色不溶物可得到MnO2,实验室制氧气常用MnO2作催化剂;
(4)写出一条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的意义:不要乱扔废旧电池,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实验课上有同学建议用碘水区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反思与评价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缺少氧气;②未达到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避免产物五氧化二磷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你赞同的预测是甲(填“甲”或“乙”),理由是空气中氧气占了$\frac{1}{5}$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第一层电子数相等,B元素的原子第二层上的电子数是第一层上的电子数的3倍,A元素比B元素的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则B元素形成单质的化学式是O2,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的标准,结论也不尽相同.下列每组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两种物质组成有所不同,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其区分出来并说明理由.
化学式被区分的物质(名称)理由
CO2、H2O2、H2OCO2不含氢元素
C、CO2、H2CO3C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1):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2):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
实验(3):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
他们得到三次实验的数据见表:
编号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
反应前/g4.8112.6118.4
反应后/g8.0112.4118.4
(1)在实验①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了,请解释原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因此,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原来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2)由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实验②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3.2g,实验②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3)在上述三个实验中都遵循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只有实验③(填序号) 能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因此,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必须在密闭容器进行.
(4)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5)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①③④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