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足量水中 |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 | |
(2)取(1)中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 | 产生大量气泡 | 小李的猜想成立 |
(3)取(1)中少量溶液,加入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加入2-3滴酚酞试液 | 溶液呈红色 | 小刚的猜想成立 |
分析 【猜想与假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氧化钠或碳酸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反思提高】
钠和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能够生成碳酸钠和碳;
【拓展应用】
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作灭火剂,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不能用作灭火剂.
解答 解:【猜想与假设】
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氧化钠,或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填:Na2CO3.
【实验验证】
②取①中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说明白色固体含有Na2CO3;
③取①中少量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加入2~3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白色固体含有Na2O,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小芳的猜想之所以不成立,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因此生成物中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钠.
【反思提高】
二氧化碳和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frac{\underline{\;点燃\;}}{\;}$2Na2CO3+C.
故填:3CO2+4Na$\frac{\underline{\;点燃\;}}{\;}$2Na2CO3+C.
【拓展应用】
K、Ca、Na等活泼金属发生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理由是二氧化碳能够支持这些物质燃烧.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Na2CO3;
【实验验证】
足量稀盐酸;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加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违反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的(其它合理也给分);
【反思提高】
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2Na2CO3+C(或4Na+CO2$\frac{\underline{\;点燃\;}}{\;}$2Na2O+C);
【拓展应用】
不能,因为钠、钾、钙都能够在二氧化碳中反应燃烧.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中核内质子总数和核外电子总数一定相等 | |
B. | 20ml的水与20ml的酒精混合体积一定等于40ml | |
C. |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
D.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Y>X>M>N | B. | M>N>Y>X | C. | X>Y>N>M | D. | N>M>X>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