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2中得到H2 B. 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D 【解析】 A、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是氧气,故A错误; B、电解水时,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故错误;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O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或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是6∶1

D. 反应或生成甲和乙的质量为比为14∶13

C 【解析】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10%=60%,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65%-15%=50%,故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70%+10%+15%)-(65%+10%+10%)=10%,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表:

花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性)中颜色

花汁在稀酸中颜色

花汁在稀碱中颜色

玫瑰花

粉红

粉红

绿

万寿菊花

大红花

粉红

绿

试回答下列问题:

为试验生活中的食盐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四种物质的酸碱性,我选择________花汁,不选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________

取所选花汁少许分别滴入上述四种物质,请将所显颜色填入表中:

试验物质

食盐水

肥皂水

汽水

石灰水

所显颜色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大红花;因为其它两种在酸、碱、中性溶液中呈现相同的颜色.绿橙绿 【解析】 (1)玫瑰花汁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所显颜色相同,所以其辨别不出中性和酸性溶液;万寿菊花汁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所显颜色相同,所以辨别不出溶液的酸碱性; (2)食盐水显中性,所以它可以使大红花花汁显粉红色;肥皂水和石灰水显碱性,所以它们可以使大红花花汁显绿色;汽水呈酸性,所以它可以使大红花花汁显橙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物质中,不含酸的是( )

A. 汽水 B. 食醋

C. 食盐 D. 发酵后的面粉

C 【解析】 A、汽水是碳酸饮料,含有碳酸,故A错误;B、食醋中含有醋酸,故B错误;C、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不含有酸,故C正确;D、发酵后的面粉中含有酸,故D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仪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蒸发食盐水 D.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1)A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

(2)B实验中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

(3)C实验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

(4)D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引燃红磷较多固体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解析】 (1)根据水的作用主要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解答;(2)根据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红磷解答;(3)根据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解答;(4)根据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解答。(1)A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2)B实验中玻璃管灼烧至红热再插入锥形瓶中,故玻璃管的作用是引燃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仪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①玻璃片上出现水珠,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②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生成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③自制汽水,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④品红在水中扩散,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只有②③属于化学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根据滴管滴加液体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B、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C、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蒸发结晶时,为防止局部受热溅出,必须用玻璃棒搅拌。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应在试管试管的正上方,图中操作错误,会污染胶头滴管,A错误;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把握“左物右码”,因为氢氧化钠是腐蚀性药品,所以称量时应放在小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水和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如_____ (写出一点即可);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则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水是重要的氧化物,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_____。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时,可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若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3%(填“>”、“<”、“=”)。

(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①t2℃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0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g,将烧杯中物质升温到t3℃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

②t3℃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蒸汽锅炉结垢,易引发爆炸蒸馏氢、氧两种元素氢原子和氧原子 。>652:7 。丙>乙>甲 ; 【解析】 (1)生活上使用硬水,加热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水垢;洗衣服时会用的洗涤剂比较多,蒸汽锅炉结垢,易引发爆炸等;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如药剂软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方法,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在电解水时,在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化学上册专题二空气和水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氧气难溶于水 B. 氧气能支持燃烧

C.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 氧气被压缩为液体时显淡蓝色

A 【解析】 试题A、通常情况下,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故A说法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故B说法正确;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C说法正确;D、氧气被压缩成为液体,液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故D说法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