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少年多食用豆类、虾皮等富含_____元素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
(2)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可以有效地除去冰箱异味;
(3)生活处处有化学.如:生活中常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其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如:有一种新型的食品保鲜剂﹣﹣泡沫铁粉,是将铁粉包裹在多孔泡沫塑料袋里做成的.食品罐里有了它,食品的保存期就大大的延长了. ①铁粉对食品具有优良保鲜作用的原因是(填序号):_____
A 铁是化学性质很稳定的金属 B 铁粉生锈时吸收水分,促使食品保持干燥
C 铁粉生锈时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②欲判断某用过一段时间的泡沫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用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来判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枣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使用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在生活中最简单的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把它们分别与肥皂水作用,软水与肥皂水作用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承德市2019 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如图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 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2.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为了安全,点燃A气体之前要_____。
(2)写出图中生成黑色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气体B还可用黑色固体与无色液体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承德市2019 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2Fe+3CuSO4═Fe2(SO4)3+3Cu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2CO2
C. 验证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Zn+FeCl2═ZnCl2+Fe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 g
(2)计算Ca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
(3)计算反应后的CaCl2 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 5g B. 6.7g C. 15g D. 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凤作词的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近日出现在网络视频上,立刻引发热议,虽褒贬不一,但国际化学总部还是给予“化学歌”很高的评价.下列有关化学知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 用催化剂可以将水变成汽油
C. 图书馆资料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 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符号填写: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蔗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发现生成了水滴,留下了黑色的碳,说明蔗 糖的组成元素是_____;硫酸的化学式_____;熟石灰的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认识仪器、选用装置以及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
(1)图1为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图1中的哪些装置_____(填装置下面的字母)。
(3)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在曲颈瓶中装 有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若改用图1中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_____(填装置下面的字母)
(4)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好所需的氧气后,接下来他应如何操作?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