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用9.8%的稀硫酸测一瓶标签破损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将9.8%的稀硫酸滴入到10gNaOH溶液样品中,反应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
(1)pH=7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2)据图,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g。
(3)求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钢铁生锈 C.牛奶变酸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牛奶 B. 酱油 C. 冰水混合物 D. 葡萄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重庆西藏中学、合肥三十五中三校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请回答:
(1)A中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
(2)B中能观察到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该气体中含有_____(填元素符号),然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有_____(填元素符号);
(3)C实验的目的: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重庆西藏中学、合肥三十五中三校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从氧气、硫酸、碳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铝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能供给呼吸的单质_____;
(2)易分解的酸_____;
(3)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物质_____;
(4)俗称为烧碱的物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牟县2018-2019届按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某小组以“水”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水的作用无处不在,做“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 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自来水来之不易,在生产过程中,可用__________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自来水大多为硬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通过_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该过程中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化学式为Ca(HCO3)2)分解生成碳酸钙沉淀、水和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消毒杀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化学式HClO中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制成: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配置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若在量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置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7%
D将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所称氯化钠质量会偏小
(5)水还可制取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试计算电解36g水可得到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简阳市镇金学区、简城学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据报道,用75%的酒精(乙醇的水溶液)5分钟即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以下关于乙醇(化学式为C2H6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B.一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乙醇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6:1
D.75%的酒精属于混合物,可用作消毒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