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 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 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 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9:4
B 【解析】 试题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A选项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有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可推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选项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12×15:16×5=9:4,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B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8届九年级沪教版化学第一章基础强化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变
D.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解析】 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沪教版(全国)下册化学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
B. 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 pH < 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它的形成与大气中S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有关
D. 研制并使用可降解塑料能缓解白色污染
B 【解析】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A正确; B、铵盐与显碱性的物质混合时,能够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B错误; C、pH<5.6的雨水属于酸雨,它的形成与大气中S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有关,故C正确; D、塑料制品的随意丢弃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所以研制并使用可降解塑料能缓解白色污染,故D正确.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沪教版化学全册:实验2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检验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 注入澄清石灰水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 注入紫色石蕊试液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
B 【解析】 A、注入澄清石灰水只能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并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错误;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正确;C、注入紫色石蕊试液只能说明集气瓶中已经收集到一些二氧化碳,并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错误;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出现木条熄灭现象只能证明瓶内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满,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时,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用字母序号填);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黄石市近年逐步加大天然气的使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楠楠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如果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欲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可选用______装置(从A﹣E中选择)。
锥形瓶水槽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氯酸钾氯化钾+氧气bacAE 【解析】 (1)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是锥形瓶,②是水槽; (2)发生装置A属于固体加热型,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解析】 试题B、热胀冷缩是因为随温度的变化,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答案为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构成物质的微粒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是
A. Na+ B. Cl— C. OH— D. N
D 【解析】 A、Na+是钠原子因失去一个电子而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其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故A不正确; B、Cl-是氯原子因得到一个电子而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其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故B不正确; C、OH-是因得到一个电子而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其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故C不正确; D、N表示一个氮原子其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故D正确; 故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2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它能与水反应。则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
A. CaO和 O2 B. Ca(OH)2和O2
C. CaCl2和O2 D. CaCO3和H2
B 【解析】 A、氧化钙很容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不能存在于水中,错误;B、反应物为水和过氧化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能生成物为Ca(OH)2和O2,正确;C、反应物中无氯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不可能生成CaCl2,错误;D、反应物中无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不可能生成CaCO3,故B不可能;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同步测试 题型:科学探究题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子火焰的可燃物是________,蜡烛能产生母子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组成蜡烛的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决定的,该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宜太长,且导气管的起端必须插在蜡烛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则其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由法拉第的实验又联想到: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_____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蜡烛的气体组成蜡烛的物质受热易气化(升华)避免石蜡蒸气冷凝防止收集到其他生成的气体略略气态略沸点燃烧时的温度高于沸点有<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知,(1)子火焰的可燃物是蜡烛的气体,蜡烛燃烧首先是石蜡由固体变为液体,再变为气体,气体方可燃烧,蜡烛能产生母子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组成蜡烛的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决定的,该物理性质是组成蜡烛的物质受热易气化(升华)。(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宜...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