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对所学物质的分类归纳,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组物质所属的类别 。
(2)在分类所列举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
(3)选择分类物质中的一种,写出一个有单
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条件所需
物质不受所列物质限制)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张亮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与稀硫酸按右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下列试剂,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如果让你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你如何操作?并写出现象和结论。
实验 操作: 。
现象和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近日,清华学子不畏网络舆论的压力,捍卫了“PX”低毒的科学真相。PX: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能与乙醇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燃,低毒,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图是“PX”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P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X”属于有机化合物
B.“PX”可燃,具有芳香气味,低毒都属于它的化学性质
C.“P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5
D.“PX”的化学式为C8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失去标签的甲、乙、丙、丁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K2CO3溶液、AgNO3溶液中的某一种.按照表中所述进行的实验和结论推出“丙+丁”的实验现象是(已知Ag2CO3难溶于水)
溶液间进行的反应 | 甲+丙 | 甲+乙 | 乙+丁 | 丙+丁 |
实验现象 | 有气体产生 | 有沉淀产生 | 有沉淀产生 |
A.一定有气体 B.一定有沉淀 C.可能有反应但无现象 D.可能没有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做化学实验时,实验台上的药品应分类有序地摆放。在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实验台上摆放了下列药品,其中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如图)。
(1)欲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用上述药品中的 进行实验(选填序号);
(2)上述有些药品若敞口放置很容易变质。试举一例,说明变质的原因
;
(3)同学们欲探究标签破损的药品的成分。
【分析思考】根据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该药品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D.单质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还可能是 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
Ⅰ、小明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样品溶液滴至经过润湿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溶液显碱性。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错误
C.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D.方法错误,结果偏大,但结论正确
Ⅱ、根据以上结果,小明认为原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但小俊认为小明的判断错误。你赞同 的观点,理由是 ;
Ⅲ、小强选用图中的试剂,在小明的实验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确定它是
Na2CO3溶液。请你补全小强的实验报告。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 原试剂是Na2CO3溶液 |
【反思与评价】小伟对小强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该试剂还可能是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
的是( )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水分子的体积减少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
(1)某食谱: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骨头汤。“骨头汤补钙”中的钙是指 ▲ (填“原子”、“分子”、元素”)。从营养角度看,你认为还应补充的食物是 ▲ 。
(2)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 来止痒。
(3) 下列物质不会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活性的是 ▲ (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 b.乙酸铅 c.硫酸铵 d.甲醛.
(4)下列物质不能用于人体补钙的是 ▲ (填字母序号)。
A.牛奶 B.生石灰 C.熟石灰 D.高钙麦片
(5)某钙片每片含碳酸钙1000 mg,若老年人每天服用该钙片补钙800mg,则每天需服此钙片 ▲ 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