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融化B、河水结冰
C、岩石粉碎D、木炭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蜡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河水结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岩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保存药品时通常选用如图所示的试剂瓶.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甲瓶可以保存稀硫酸
B、稀盐酸通常保存在乙瓶中
C、往丙瓶中加水,然后可以用来保存白磷
D、石灰石一般保存在乙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1)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它杂质,溶解12.5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
 
(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4年我省很多地区出现了电力短缺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将加强开发核能.钚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可用于核发电,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核电荷数为94,则它的中子数为(  )
A、94B、244
C、160D、1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水变蒸气B、瓷碗破碎
C、菜刀生锈D、灯泡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雯对紫黑色固体A进行相关的实验,实验过程简化如下: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2)C与F作用生成B的符号表达式为
 
;B与铁丝作用生成D的符号表达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微粒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它得到2个电子后不显电性;B微粒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能与A结合成AB2型化合物,已知AB2化合物中的质子数为46,C微粒是核内只有一个质子的原子,D微粒不显电性,其核外电子层结构与B微粒相同.
(1)写出A、B、C、D四种微粒的符号:A
 
,B
 
,C
 
,D
 

(2)画出A、B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甲、乙、丙三位同学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的实验:

(信息提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当吸入或接触五氧化二磷粉尘时,能与粘膜表层、眼、皮肤中的水分反应变成磷酸,对局部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应选择
 
同学的实验方案最好,不选择其它实验方案的理由是
 
 

(2)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浸在热水中的白磷却不能燃烧,说明了
 
;乙、丙同学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但一会儿就熄灭了,说明了
 

(3)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了
 

(4)用大烧杯罩住白磷燃烧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