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兴趣小组成员小明想从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而成员小张却想从同样的固体剩余物中回收锰酸钾固体。若两位同学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溶解②蒸发③烘干④过滤⑤洗涤;则小张的实验操作要比小明的实验操作                                                  
A.少一步“④”操作B.少一步“②”操作C.多一步“④”操作D.多一步“②”操作
D
高锰酸钾能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其中锰酸钾易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故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首先使固体溶于水,然后过滤,未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需对固体进行洗涤,然后烘干即可。如果要得到锰酸钾,是对滤液处理,多一步蒸发结晶操作。答案:D
点评:考察实验的基本操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一一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要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粉(CuO)
盐酸
B
氯化钠(Na2CO3
稀硫酸
C
N2(O2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D
NaOH溶液[Ca(OH)2
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括号内是所用的试剂或方法)
A.二氧化锰与氧化铜粉末(观察颜色)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C.硬水与软水(肥皂水)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钠溶液(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分析,如果向下列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B.植物油C.白糖D.纯碱(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类别(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所选试剂
判断方法
方法一
(示例)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有两瓶无色气体,他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多种方法可将他们区别开来。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列举两种鉴别方法:
示例: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下,复燃的是氧气,不复燃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1:                                                          。
方法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AgNO3B.Ca(OH)2C.H2SO4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0分)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 
(4)用酚酞试液  ▲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 ▲ 。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
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  ▲ (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