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玉石雕刻B.冰川融化C.衣服晒干D.牛奶变酸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玉石雕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衣服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牛奶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氧化镁B.白醋C.生铁D.新鲜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是一种混合物
B.它由氧分子和氢分子组成
C.它是一种氧化物
D.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二个氢元素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是某学生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根据相关信息与知识回答:
(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2)氦、氖、氩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其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已达到稳定结构;
(3)请写出原子序数分别为8、13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Al2O3
(4)仔细阅读和观察上表,其中有一种常见元素的元素名称书写有误,请写出其正确的元素名称碳,过量排放该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到大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请列举至少一条防止该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测定溶液的PH常用pH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C、D是盐和水,A、B一定是酸和碱
D.若A、B为两种化合物,C、D也一定为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

(1)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a、b、d、h(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的优点.
(2)某同学继续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③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完全相同.
试回答:步骤①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用到上面列出的仪器有fgh(填字母).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证明红砖粉末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实验开始没有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为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钾杂质,现做如下实验:
(1)向固体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b溶液,充分振荡;
(3)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c溶液,充分反应后,蒸发,即得纯净的氯化钾.请回答:
a为氯化钡溶液,c为稀盐酸,加入过量b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氢原子2H;两个氢分子2H2
(2)三个氮原子3N;三个氮分子3N2
(3)两个水分子2H2O;             
(4)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stackrel{+4}{S}$O2
(5)2个铝离子2Al3+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Al2O3
(7)氦气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