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物质性质与用途 B 安全知识
 氮气性质稳定一一埴充食品袋防腐
乙酵具有可燃性一一可用作燃料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一可冶炼金属
假酒中毒-由甲醇引起
瓦斯爆炸一由天然气引起
假盐中毒一一由黄曲霉引起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 日常生活经验
 缺铁一一引起贫血
缺钙一一易捍佝楼病
缺碘一一易捍甲状腺肿大
 去除衣服上油污一一用洗涤剂
区别硬水和软水一一用肥阜水检验
使煤燃烧更旺一一把煤做成睦窝煤
A.AB.BC.CD.D

分析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食品安全与消防安全知识来分析;
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乳化原理、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以及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A.氮气性质稳定,所以可埴充食品袋防腐;乙酵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冶炼金属,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B.假盐中毒是因为假盐中含有有毒的亚硝酸钠,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人体缺铁,易引起贫血;儿童或青少年缺钙易患佝楼病;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涤剂去除衣服上油污;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把煤做成蜂窝煤增大了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料燃烧更充分,旺盛,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以及用途,侧重于常识性内容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b<a;
(2)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可以用降温结晶方法;
(3)将180g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是45g;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震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
小明同学却认为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如表:
试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如果产生气泡则盐酸过量
如果不产生气泡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如图2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 pH 变化趋势的是AC(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分析下列三个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①BaCO3+2HCl═BaCl2+H2O+CO2
②K2CO3+2HNO3═2KNO3 十 H2O+CO2
③(NH42CO3+H2SO4═(NH42SO4+H2O+CO2
(1)BaCO3、K2CO3、(NH42CO3三种不同物质中,都含有的离子是碳酸根离子;
(2)这三个不同的化学反应都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3)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反应中的HC1、HNO3、H2SO4都属于化合物中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请用三种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别写出鉴别方法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实验一: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选用的收集装置C
(3)图E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产生该现象的化学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实验二:已知Fe2O3样品中含有杂质FeS2.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测定样品中FeS2含量.称取mg样品置于玻璃管Y内.充分灼烧该样品,根据实验后装置Z增加的质量推算FeS2质量(装置管内发生反应:4FeS2+11O2=灼烧=2Fe2O3+8SO2

(4)连接好仪器,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在装置Z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关闭开关b,加热玻璃管Y,观察到装置Z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一段时间,长导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使用“实验一”装置B制得的氧气进行实验,装置X瓶内需盛放的干燥剂是浓硫酸.
玻璃管Y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若立即停止通入氧气,会导致误差,其原因是生成的气体没有全部被吸收.
(6)若将通入的氧气改为空气进行同样的实验(样品反应完全),则测得FeS2含量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制气装置为B(填标号).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填标号).
(4)若用水将图F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b(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按照如图一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关于图一的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C
A.A点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HCl     D.该实验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图二微观图中,生成物里的表示的微粒符号为H2O.
(3)证明盐酸过量,下列的操作及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填序号)
①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②滴加在氢氧化铜中,蓝色沉淀会消失
③加入铁锈,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④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
(4)如果氢氧化钠放置过久,中和反应时意外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则原因是可能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5)如图三,一物质悬挂在反应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不改变温度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水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可改变溶液的密度,弹簧秤示数会“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