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海带中富含碘元素(I),可利用反应2NaI + Cl2 ==== 2NaCl + I2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I2)。此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D 【解析】此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故是置换反应,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一包粉末,已知由BaSO4、FeCl3、Ba(NO3)2、Na2SO4、NaOH、NaCl中的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步骤一: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有色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

步骤二:向步骤一的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并得到黄色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一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FeCl3、Na2SO4、NaOH

B. 有色沉淀甲可能是Fe(OH)3和BaSO4 的混合物

C. 若将步骤二中的盐酸换成硝酸,则可确定原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Cl

D. 原白色粉末中FeCl3和NaOH的质量比为65:48

B 【解析】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说明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铁,说明原物质中含有的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且无色滤液A不能使酚酞变色,因此滤液A没有氯化铁、氢氧化钠,还有氯化钠;滤液A能够和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因此滤液A中还有硫酸钠,同时说明没有硝酸钡;氯化钠能够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故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Na2SO4、NaCl;向步骤一的沉淀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有强吸水性) ②浓NaOH溶液(能大量吸收CO2) ③饱和NaCl溶液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②

D. ①②③

C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是因为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原因,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除掉了水后就不会反应了,因此颜色不变,同时氢氧化钠的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所以甲内含有氢氧化钠也可以将反应改变。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图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选用装置①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选用装置③收集氧气的理由为____________。

(1)选用装置②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选用装置④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KMnO4 K2MnO4+MnO2+O2↑ 氧气不易溶于水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解析】(1)装置①的试管中放有棉花,故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2)氧气难溶于水,故可以选排水法收集; (3)装置②是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题型:单选题

NaOH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前,测量的是NaOH溶液的pH

B. b点时,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

C. a点处的溶液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D. c点处的溶液能与Fe反应产生气体

B 【解析】A、反应开始前的pH小于7,故测量的是HCl的pH,错误; B、b点时溶液的pH=7 ,故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正确; C、a点处的溶液显酸性,故酚酞不变为红色,错误; D、c点处溶液显碱性,故铁不能反应,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 CO2 B. H2SO4 C. Fe D. KCl

C 【解析】A、二氧化碳是化合物中的氧化物,错误; B、硫酸是化合物,错误; C、铁是金属单质,正确; D、氯化钾是化合物,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江津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

(2)50℃时,将4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3)要使50℃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40; 28.6%; 加入甲(或恒温蒸发水); 乙>甲>丙 【解析】(1)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2)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5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将4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g÷(100g+40g)×100%≈28.6%;(3)由图可知,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江津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

A.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

C. 金属铜作导线 D. 天然气作燃料

C 【解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是化学性质; B. 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有化学变化发生,是化学性质;C. 金属铜作导线,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性质; D. 天然气作燃料,有新的物质生成,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16

14

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

50

A.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B. 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C. m的数值为64

D. 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A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20g-4g=16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60g-16g=44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50g-14g=36g;A、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6g:64g=1:4,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W和Z,若W为水,由于无法确定X、Y的元素组成,X或Y...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