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元素B.H元素C.Ca元素D.C元素

分析 根据已有的人体内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取Mg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10g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图中实验及数据进行计算.

(1)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4:71.
(2)计算溶液B中Na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要配制与溶液B相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200g,需要质量分数为24.4%的NaCl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化学方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发展史,门捷列夫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B.元素守恒观: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以得炭黑
C.对比学习法: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D.性质与应用:治疗胃酸过多症,可服用大量小苏打、熟石灰等药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小伍老师在金属活动性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演示了下列几个实验:
实验一:将打磨的铜片伸入到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取出后发现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
实验二:将打磨的镁片放置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一段时间,镁片表面附着少量的气泡,取出后发现镁片表面有的覆盖银白色的物质,有的表面覆盖一层黑色物质.
实验三:将打磨的镁片放置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镁片变黑,表面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发现有较多的红色和少量的黑色物质掉落下来,收集气体点燃有爆鸣声.
实验四:将实验三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滤渣,再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仍有红色固体,再次过滤,往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实验五:将打磨的铜片放置盛有H2SO4溶液的试管中一段时间无明显现象
经分析,小明同学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一、实验二中金属表面银白色的物质为Ag
B.金属镁与某些盐溶液不仅能置换出金属,还能置换放出H2
C.由实验四可知实验三得到的红色和黑色固体为Cu和CuO的混合物
D.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H>Cu>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不正确的是(  )
序  号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ZnSO4溶液(CuSO4金属Zn过滤
BCO2(CO)NaOH溶液过滤
CNaCl溶液(Na2CO3稀HCl蒸发结晶
DNaCl溶液(Na2SO4BaCl2溶液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1020304050
NH4Cl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
NaCl溶解度/g35.435.836.036.336.637.0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NH4Cl;T℃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介于10~20℃之间(从上表温度中选取最近的两个数值).
(2)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5%; 
(3)向烧杯中加入50g水和25.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此时溶液为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6.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正确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检查气密性
D.
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电解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氯气(Cl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4.75g,则原混合物的含钠元素的质量为0.6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测定溶液pHC.
稀释浓硫酸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