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使用酒精灯时不慎打翻着火,用湿布盖灭 | |
B. | 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 |
C. | 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 |
D. | 被困火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
分析 A、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B、根据厨房燃气管漏气时的处理方法分析,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能见明火.
C、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分析.
D、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和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判断.
解答 解: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打翻着火,应用湿布盖住,隔绝空气灭火,故做法合理.
B、厨房燃气具有可燃性,漏气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千万不能见明火,故做法合理.
C、实验时,应把没有用完的白磷放到指定的容器里,不应丢进垃圾筐里,故做法不合理.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因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因此匍匐前进,故做法合理.
故选:C.
点评 “安全重于泰山”,防火、防爆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防火防爆的措施、逃生的方法等是解题的前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 |
B. | 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 |
C. | 在密闭容器中,石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 | |
D. | 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都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 |
B. | 原子核都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不同 | |
C.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
D. |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2(O2):通过灼热的木碳 | B. | NaOH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 ||
C. | NaCl溶液(盐酸):加热蒸发 | D. | 铁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