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打翻着火,用湿布盖灭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D.被困火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分析 A、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B、根据厨房燃气管漏气时的处理方法分析,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能见明火.
C、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分析.
D、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和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判断.

解答 解: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打翻着火,应用湿布盖住,隔绝空气灭火,故做法合理.
B、厨房燃气具有可燃性,漏气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千万不能见明火,故做法合理.
C、实验时,应把没有用完的白磷放到指定的容器里,不应丢进垃圾筐里,故做法不合理.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因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因此匍匐前进,故做法合理.
故选:C.

点评 “安全重于泰山”,防火、防爆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防火防爆的措施、逃生的方法等是解题的前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砷化镓(GaAs)是一种绿色节能光源材料,GaAs属于(  )
A.B.C.有机物D.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天然气燃烧
B.
榨取果汁
C.
面包发霉
D.
葡萄酿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小明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B.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C.在密闭容器中,石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
D.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2014年春,我市部分县市遭遇了旱情,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带来了严重困难,为缓解旱情,有关部门实施了人工降雨,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
(2)净水器中用来作吸附剂的物质是活性炭;
(3)抗击旱灾,从我做起,你对节约用水的建议是洗菜水用来浇花(任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都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B.原子核都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合成氨对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如图:

(1)分离液态空气可得到氮气,此过程是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图中制取氢气的主要过程是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它是置换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3)写出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4)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2和H2
(5)液氨常用来制取化肥氯化铵(NH4Cl),氯化铵属于氮肥(填化肥的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时,向100g水中加入150gMgCl2,将其温度升高到t2℃时,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2)将t2℃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等质量的溶液析出晶体最多是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N2(O2):通过灼热的木碳B.NaOH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C.NaCl溶液(盐酸):加热蒸发D.铁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