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甲试管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乙试管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乙试管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澄清变浑浊.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甲、乙试管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ABCD
Zn、稀H2SO4Cu、稀H2SO4CaCO3、稀HClNa2CO3、稀H2SO4
BaCl2Ba(OH)2KNO3NaCl
A.AB.BC.CD.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利用该装置的特征,打开止水夹时,I中两种物质反应会生成气体,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Ⅱ中,Ⅱ中才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时,I中生成的气体排不出去,气压增大,会把I中的液体压入Ⅱ中,与Ⅱ中的液体反应会生成沉淀,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四个选项中物质间反应的现象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I中锌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I中氢气不断生成,压强增大,将I中液体压入Ⅱ中,稀硫酸和硫酸锌会与氯化钡溶液会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实验现象,所以A正确;
B、I中铜和稀硫酸不反应,Ⅱ中不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也不会有液体被压入Ⅱ中,溶液也不会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B不正确;
C、I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但是二氧化碳和硝酸钾不反应,不会出现沉淀,被压入的稀盐酸和氯化钙与硝酸钾也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变,不符合实验现象,故C错误;
D、I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但是二氧化碳和氯化钠不反应,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钠也不反应,硫酸钠与氯化钠不反应,看不到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间的反应现象,我们要能根据该装置的特点及物质间的反应分析实验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椰树牌矿泉水的成分有:钠31mg/L,钙35.11mg/L,碘0.051mg/L等,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测验采取了以下方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105.5
第2次10M
第3次101.2
第4次101.2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1═CaC12+H2O+CO2
(2)M的值为3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5%
(4)以上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总量(x)的比例式为$\frac{100}{6.8g}=\frac{44}{x}$
(5)将第二次实验后得到的混合物过滤,要将得到的滤液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向溶液中加水32.7g
(6)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使用的40g稀盐酸,需要加水的质量是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
(1)奥运场馆“鸟巢”使用了大量的钢铁.钢铁与水和氧气直接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2)实验室用图1实验模拟炼铁反应的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a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b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一氧化碳气体.
(3)取某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继续 加入足量的另一种金属,溶液中FeSO4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试分析:
①若b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a点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FeSO4和H2SO4(写出1种情况即可),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②若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则加入的另一种金属是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鉴别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或闻气味
C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具体如图:
【研究方案】先称取13.3g 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变质程度是指已变质的NaOH在原NaOH 中的质量分数)
(1)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2)求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所用的盐酸溶质的质量.
(3)求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王同学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

(1)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用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甲烷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制取甲烷气体所需的仪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E(或B、F)(选用仪器用仪器下的字母表示,下同).
(2)实验室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常会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为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所需的仪器和连接顺序是I→L.
(3)现要求用锌粒和盐酸溶液反应,制取纯净、干燥、气流可控的氢气,所需的仪器和连接顺序是D→K→H→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作电线B.天燃气作燃料
C.不锈钢制炊具D.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红发现松软的面包、酥脆的饼干内部都有许多小孔(如图所示).为探究这个问题,她从面点师那里了解到:此类食品制作过程中加入膨松剂,碳酸氢钠就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小红从超市买来一袋膨松剂(碳酸氢钠),按照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对其进行探究.
①阅读使用说明:一使用时与面粉混合均匀,加水拌和,成型后直接焙制;
②观察到样品为白色粉末状物质;
③取少量样品加入水,发现其完全溶解;
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pH=11;
⑤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⑥取适量样品放人试管加热,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l)请你通过以上实验判断,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碱性,使面包、饼干形成小孔的气体应该是CO2(或二氧化碳),你猜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和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用pH试纸测量,显中性,由此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使食品膨松的主要原因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
(3)请你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总结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的固体,能(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