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点燃,观察是否能燃烧
C.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复燃
D.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2杂质:加过量铁粉,过滤

分析 A、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
B、区别两种无色气体,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差的别,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鉴别两种气体.
C、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结晶(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点燃,观察是否能燃烧,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C、氧气能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复燃,可以检验是否是氧气,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D、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在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中,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各步的操作示意图如下:
(1)上述图示操作中,错误的有AC(填字母).
(2)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现有一瓶无瓶盖的NaOH溶液.为确定其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了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猜想二: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三: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Na2CO3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呈中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评价
第1组溶液变红,则猜想一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
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第2组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Na2CO3+CaCl2═2NaCl+CaCO3↓,
则猜想一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
案还不能确定猜想二还是猜想三成立.
第3组滤液变红,则猜想三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第2组实验结束后,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
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若甲中充入的气体是CO2,则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任写一个)
(2)若乙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铁.(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鸡蛋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A.蛋白质B.糖类C.无机盐D.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
(1)下图中黑、白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用A、B、C、D填空:
表示混合物的是B;表示单质的是CD;表示化合物的是A.

(2)高氢水就是在常压下氢气溶解于水达到饱和状态的一种溶液.高氢水中保持溶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H2(写化学式).
(3)牛奶、泥水、糖水等三种混合物中,属于溶液的是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相一致的是(  )
A.纯碱--NaOHB.生石灰--CaOC.水银--AgD.石灰水--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为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久置出现变质硬化的氢氧化钙固体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检验硬化的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1)检验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进行如下实验,请将实验步骤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结论
取氢氧化钙样品少量,研细后加适量蒸馏水
充分混合后静置,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
该样品还含有氢氧化钙
【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用R表示)的质量分数:
取3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R的质量,便可求出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1所示.
(2)实验中量筒的作用是收集排出的水,从而确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3)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2克/升,通过计算,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为25%.
(4)上述图1所示实验装置和相关试剂,用来实验测定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是比较粗略的,请简要说明测定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稀盐酸进入烧瓶导致计算的二氧化碳体积偏大(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为利用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木炭粉制备黄铜(铜和锌的合金)的生产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X的名称是溶解
B.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
C.气体A可能是混合物
D.向黄铜中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