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如表是某食品包装上的说明:
从该说明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富含蛋白质的是 ;富含维生素的是 ;富含油脂的是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空。(每空只填1个答案)
A.纤维素 | B.维生素 | C.盐酸 | D.浓硫酸 E.硝酸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紫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锌、铁、钙、硒等。其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锌、钙、硒”是指 (填“单质”、“元素”或“分子”)。
(2) 奶制品、豆类和虾皮等含有丰富的钙,是常见的补钙食物。青少年缺钙会导致 。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4)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5)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①易拉罐 ②废报纸 ③烂菜叶 ④矿泉水瓶,其中属于可回收的垃圾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有50多种,其中氧、碳、氢、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余元素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1)同质量的油脂、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能量多的是 ;
(2)食物淀粉在人体内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 ;
(3)多数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若缺乏 会引起坏血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 B.乙醇(C2H5OH ) C.二氧化碳
(2)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100cm3的“碳海绵”“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须一点都没有压弯),它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节能、环保、高效、新材料的使用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
(1)世博园区内的“阳光谷”(如图)顶棚膜是国内首次采用具有自洁功能的聚四氟乙烯碳素纤维材料制成的,其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0年。聚四氟乙烯碳素纤维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2)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
C.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
(3)世博会已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
做燃料。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最简单方法是做 实验。
(2)鸡蛋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 (填“糖类”或“蛋白质”);能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是 。
(3)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均衡膳食有益健康.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2)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分子”).人体缺铁会引起 .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小明一家外出郊游,有野炊经验的妈妈做了精心的准备.
(1)妈妈为大家准备的衣服都是纯棉的,棉花是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2)野炊食谱如下:馒头、红烧肉、牛肉干、牛奶、豆腐汤,其中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________ ;从营养角度看,你认为还应该添加的食物是_________ .
(3)野炊锅是铁质制的,用铁锅做饭可为人体提供微量元素铁,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