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t1℃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加入溶质(或同温下蒸发溶剂),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加入溶质(或同温下蒸发溶剂),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故答案为:(1)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蒸发结晶;
(3)加入溶质(或同温下蒸发溶剂),增大.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新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下列措施不利于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B.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C.农作物秸秆多翻土还田,不露天焚烧
D.居民多用天然气,少用煤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明见妈妈买了些取暖袋,他很好奇,打开了一袋,发现里面是黑色的粉末.小明提出了问题:取暖袋中是哪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而释放热量呢?
【查找资料】
①取暖袋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原料层中的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蛭石、可溶性无机盐、吸水性树脂(含水).
②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保温材料,起保温作用;吸水性树脂可反复释水、吸水,起吸水、保水的作用;二者均不参加化学反应.
③使用时应注意事项:不使用产品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
【提出猜想】
①可溶性无机盐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一种或几种.
②取暖袋发热时,可能是铁粉、氧气、无机盐、水、活性炭几种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准备】
用NaCl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确定无机盐的成分小明查阅了如下资料.
NaCl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现象Ⅰ
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略呈浑浊产生淡黄色沉淀
(1)现象I是有气泡冒出.
(2)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则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BaSO4
【实验过程】
分别取没有使用的取暖袋和失效后的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无机盐的成分及参加反应的物质.
序号加入试剂及操作没有使用的暖袋失效后的暖袋

I
加入足量水观察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盐酸无变化无变化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变化无变化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

另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盐酸大量气泡,溶液呈浅绿色无气泡,溶液呈黄色溶液
(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氯化钠.
②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铁粉.
(4)小明提出,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请你帮小明设计一套装置,装置图为,证明氧气参加了反应.
【反思与评价】
(5)IV中的现象判定无机盐未参加反应.他的结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并解释原因:不合理,若无机盐参与反应但有剩余,也可观察到IV中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雯雯在自学碳酸钠性质时,查到了以下资料:
①CO2+Na2CO3+H2O═2NaHCO3,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②碳酸钠、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0℃10℃20℃30℃
Na2CO37.112.221.839.7
NaHCO36.98.19.611.1
【进行实验1】验证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①配制碳酸钠溶液:取100g 20℃的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②利用装置一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发现问题】实验中,始终没有看到沉淀现象,原因是什么呢?雯雯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取100g 20℃的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②利用装置二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没有出现白色沉淀
(1)在0℃~30℃,Na2CO3和NaH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碳酸钠.
(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二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从而排除氯化氢气体对实验的干扰.
【进行实验3】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取100g热开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完全溶解,再降温至20℃,取上层清液
②利用装置一和装置二分别进行实验,连续3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装置一和装置二中的碳酸钠溶液中均出现白色沉淀
(4)雯雯在最初的实验中没有看到沉淀现象的原因是配制的碳酸钠溶液没有达到饱和.
(5)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减小,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反应的碳酸钠.
(6)请你依据题中信息,写出一种能够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实验方案方法一:取其中一种固体12g,加入100g热开水,充分溶解后,降温至20℃.若有固体析出,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方法二:取其中一种固体12g,加入100g20℃的水,充分溶解后,若有白色固体剩余,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金属用途广泛,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金属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
C.喷漆可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
D.铜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化合物由氢、氧及另一种元素组成,下列对该化合物判断错误的是(  )
A.可能是盐B.可能是氧化物C.可能是碱D.可能是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表,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
液体胃液胆汁胰液血浆
pH0.9-1.57.1-7.3 7.5-8.07.35-7.45
A.胃液B.胆汁C.胰液D.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表,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H2气体HCl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N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CCOCO2通过灼热的Fe2O3
DCaCO3粉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橡胶老化
B.
玻璃制造
C.
太阳能发电
D.
酸雨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