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生成CO2的质量为z.
CaCO3+2HCl ==== 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x 100 g×18.25% y z =18.25 g 100∶73=x∶18.25 111∶73=y∶18.25 73∶44=18.25∶z x= =25 g =27.75 g =11 g 所以所得溶液质量为25 g+100 g-11 g=114 g 所以溶质质量分数=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3%. 点拨:此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溶质质量分数结合起来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如何求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 一般说来,溶质质量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而计算生成物溶液的质量有很多方法,较为简便的一种为质量守恒法,即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溶液质量=反应物物质质量总和-不溶固体或生成的沉淀质量-生成的气体质量.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8期 总174期 题型:058
下图是小华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___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广东省湛江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题型:058
下图是小华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___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届福建省晋江市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查(二)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4分)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请计算:
(1)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过氧乙酸 g;
(2)向100 g该溶液中加入200 g水,则所得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查(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4分)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请计算:
(1)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过氧乙酸 g;
(2)向100 g该溶液中加入200 g水,则所得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