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E.
(1)写出物质C和E的名称: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有关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分析 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结合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结合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C为二氧化锰,D为氧气,B为锰酸钾;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E,结合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E为四氧化三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结合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结合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C为二氧化锰,D为氧气,B为锰酸钾;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E,结合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E为四氧化三铁.
(1)物质C和E的名称分别是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上述涉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1)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分解反应)、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的固体是甲
B.将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②中溶液一定不饱和
D.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2016年邵阳县初、高中两次联考实行网上阅卷,考生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石墨B.木炭C.炭黑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与骨骼和牙齿中,一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且牛奶中钙和磷的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所示是某乳液业公司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你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
(2)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毫升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为3.3g,那么一盒牛奶中含钙至少多少克?(保留到0.01g)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至少要喝多少盒这种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氢元素H     (2)2个氢分子2H2
(3)2个铵根离子2NH4+ (4)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stackrel{-1}{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混盐一般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CaOCl2(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已知其中的一种酸根离子是次氯酸根离子(ClO-),则另一种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杂质,加入适量Na2NO3溶液,过滤
B.用稀盐酸可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C.NaOH+HCl=NaCl+H2O,属于复分解反应
D.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都变成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溶质质量分数不改变的是丙(选填“甲”、“乙”或“丙”)物质的溶液,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3)30℃时,将80g甲物质(甲物质不含结晶水)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的是甲物质的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温度升至5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科技小组开展植物光合作用探究活动,他们先将一株植物放进充满纯净二氧化碳的玻璃罩内,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抽取玻璃罩内气体,分两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请帮助第一组同学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
澄清石灰水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
第二组同学选用另外一种试剂进行检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们选用的试剂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二】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第一组:采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经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将抽取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内,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红磷,选择红磷作燃烧物的理由之一是燃烧后不生成气体,放大镜在实验中的作用是聚焦太阳光,使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
(2)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约为120mL,则该组实验测得氧气的含量为80%.
第二组:采用图2、3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抽取100mL的气体,缓缓从b端通入装置中,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2)实验结束,杯中的液体体积约为45mL,检验c处气体应使用带火星的木条.
【反射评价】两组实验结果差距很大,你认为第二组结果更准确,造成另一组结果不可靠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