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关于某物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银白色B.能在氧气中能燃烧
C.密度为7.8 g/cm3D.有金属光泽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A、银白色,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所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能在氧气中能燃烧,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是化学性质,故B正确;
C、密度为7.8 g/cm3,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所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有金属光泽,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所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物质,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为颗粒状固体.用NaOH溶液可以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N4O3、SO2等)的体积分数
【实验装置】如图,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1.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
【操作步骤】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
①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
②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0cm;
③实验结束后,根据①中的标记,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
(1)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将图中装置直立于桌面一段时间后,如果水柱位置不发生移动,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0.067%(精确到0.00001).
(3)某同学为了证明酸性气体中的CO2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提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若反应过程中红色褪去,则说明发生了反应,你认为该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不合理,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能够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法确定氢氧化钠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分液漏斗,b试管.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stackrel{二氧化锰}{\overrightarrow{加热}}$氯化钾+氧气.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4)何洁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5)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实验即将结束时,应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6)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E.(填字母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淡蓝色气体;
②化学性质:强氧化性;
③用途: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每个臭氧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而每个氧气分子中只有2个氧原子;
(3)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二氧化碳:利: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弊: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C.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做灯火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若某家庭电路的熔丝断了,则该家庭电路一定短路了
B.若某物质在室温中逐渐冷却,则该物质原来温度一定高于室温
C.若某气体燃烧的火焰是淡蓝色,则该气体一定是氢气
D.若某物质易溶于无机溶剂水,则该物质一定是无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热胀冷缩现象:微粒的间隙改变
B.一块蔗糖溶于水形成糖水:分子可以再分
C.酸有相似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有H+
D.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氢氧化钙、②碳酸氢钠、③盐酸、④生石灰.请填写相应物质的名称:
(1)可用做食品干燥剂④;     (2)可用做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是②;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①;(4)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防锈措施错误的是(  )
A.铁栅栏刷漆B.菜刀上撒盐水C.自行车链条涂油D.保持铁锅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