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通常是先将二氧化锰加入锥形瓶中, 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已知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上述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氨气的装置是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端(填a或b)进入。
(4)若将氨气溶于水制备氨水,不能将通氨气的导管直接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应在导管的前沿倒接一个漏斗,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防止倒吸 B 防止液体溢出
【答案】酒精灯 催化作用 2H2O22H2O+O2↑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C、F a A
【解析】
(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
(2)实验室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通常是先将二氧化锰加入锥形瓶中, 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通常情况下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上述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氨气的装置是C、F;氨气密度比空气小,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
(4)若将氨气溶于水制备氨水,不能将通氨气的导管直接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应在导管的前沿倒接一个漏斗,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倒吸。故选A。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1、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选填图中装置序号)。
A B C D E F
2、写出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六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F六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D、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F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中,C转化为D表现出相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活动1]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
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上述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要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按照下表实验获得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再加入少量氧化铜 | ________________ |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加入氧化铜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探究活动2]如果在[探究活动1 ]中直接倾倒稀盐酸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最终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 指示剂除外)
[猜想与假设]甲猜想:氯化钠
乙猜想:_______________
甲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烧杯中,加入铁粉 | _____________ | 猜想错误 |
[探究活动3 ]中和反应能否通过判断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发生?
[设计实验]乙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的三个对比实验。
[查阅资料] 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1)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把一 定量的铜和铝放入AgNO3和Mg (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实验,过滤,得到蓝色滤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向滤渣中滴加盐酸时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滤液的质量___________(填“>”“=”或“<”)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3)请写出一个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若B点混有少量A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B;
(3)t1℃时,能不能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的C溶液? (填“能”或“不能”);
(4)t2℃时,将A,B,C三种固体物质各3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5)将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菜市场上小朋同学看到水中奄奄一息的鱼,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到水中,过一会儿鱼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了。该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回到学校后与小刚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根据过碳酸氢钠与水的组成做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
[设计实验]
(1)小朋同学取该溶液,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_____。
(2)小刚取该溶液滴加入稀HCl,观察到_____,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 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清液,加_____,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NaOH,猜想一正确。该实验用CaCl2而不用饱和澄清石灰水,原因是_____。
[反思拓展]检验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 25.6 gNaCl 和 MgCl2 固体混合物完 全溶于水中配成溶液,再将 200 g 一定溶质质量 分数的 NaOH 溶液不断分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NaOH 溶液质量/ g | 40 | 80 | 120 | 160 | 200 |
共生成沉淀的质量/ g | 2.9 | m | 8.7 | 11.6 | 11.6 |
(1) m=_______。
(2) 实验 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中氯化镁完全反应。
(3) 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4) 请在图中画出溶液中 NaCl 质量的变化曲线。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