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
(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
【答案】
(1)向上排空气法
(2)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解析】解:(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填:向上排空气法;(2)长颈漏斗的末端一定要伸入液面以下,为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故填: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3)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B.t1℃时,A,C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质考察人员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4X+11O2 2Fe2O3+8SO2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FeS2
B.X是由铁原子和硫原子构成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氯都属于金属元素
B.氯化钠是由a,d两种粒子构成的
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a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时,两个装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100克,充分搅拌.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此时溶液是饱和溶液,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燃烧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
C、鱼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人类进步所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
(1)看图1回答,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相对原子质量为 . 亚铁离子(Fe2+)的核外电子数为 , 质子数为 .
(2)健康人体内,总量4~5g的铁元素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缺铁会患上 (填字母).
a.骨质疏松 b.甲状腺疾病 c.贫血症 d.侏儒症
(3)【实验一】兴趣小组通过图2实验研究铁的冶炼
该装置的设计有一明显不当之处,你的改进方案是 .
(4)试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澄清石灰水变;A处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小明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物质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发现有少量气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说明黑色固体物质(填字母). a.不含铁 b.一定全部是铁 c.含有铁
(6)【资料1】已知铁的氧化物均能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Fe2O3 Fe3O4 FeO Fe
【资料2】实验研究表明:该实验得到是四氧化三铁与铁粉的混合物
【实验二】研究后兴趣小组用图3实验研究实验一所得黑色粉末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3】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类似都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但吸收能力比石灰水强
从安全与规范的角度考虑,装置C后面应连接(选填装置序号)
(7)铁与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10g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剩余固体(单质铁)的质量为7.6g.请计算10g黑色粉末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证明鱼骨的成分,把鱼骨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得到白色固体,冷却后研成白色粉末,在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鱼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会变软
B. 饮用鱼骨汤可补充钙质
C. 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补钙
D. 胃酸(主要是盐酸)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