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其固体物质变化可用图表示,则m1与m2质量差表示的质量是(  )
A.生成氧化镁的质量B.参加反应镁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D.多余氧气的质量

分析 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由图示可知,m1与m2质量差是固体质量的差值,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m1与m2质量差表示固体质量的差值,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而不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B、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m1与m2质量差表示固体质量的差值,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而不是参加反应镁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C、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m1与m2质量差表示固体质量的差值,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选项正确.
D、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m1与m2质量差表示固体质量的差值,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而不是多余氧气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明确m1与m2质量差是固体质量的差值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15.25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将加热后的剩余物冷却,加10克水充分溶解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5克;再在剩余固体中三次分别用10克水充分溶解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数MnO2据记录如下表.(提示:MnO2粉末不溶于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编号1234
加水的质量(克)1010101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7.254.05m3
(1)该实验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求实验所制得的氧气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表中m值为3;理由是由1和2可知加入10g水最多溶解7.25g-4.05g=3.2gKCl,而第三、第四次加水后溶解KCl为4.05g-3g<3.2g,则第三次加水后KCl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全部是不溶于水的M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飞机外壳大量使用铝合金,铝合金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②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钢铁是制造火车、汽车的主要材料,它易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而锈蚀,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涂油漆等.
③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金属外,还需用到下列一种试剂是B.(填序号)
A.硝酸银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亚铁溶液
④在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填字母序号,多填或少填都不给分)
A.滤液一定是有色的
B.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没有Cu
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和Cu(NO32
D.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有AgNO3和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甲.
(2)30℃时,若将5g甲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4g溶液.
(3)若B点表示60℃时将甲放入100g水中,将其变成恰好饱和的溶液的方法有:
①变成温度不变,需加入60g甲;
②变成浓度不变,降温到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图中表示甲和丙都能与X反应生成乙)
(1)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一氧化碳,丙为氧气.
①X的化学式为C.②甲、乙、丙三种气体中有毒的是一氧化碳(或乙或CO).
(2)若甲为碳酸氢钠,乙为氯化钠,丙为碱.
①丙的名称为氢氧化钠.②物质X能(“能”或“不能”)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
(3)若X为石灰水,甲为碳酸钠,丙为气体.
①乙的化学式为CaCO3.②X与甲的溶液反应,其反应的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氯元素Cl;(2)氮气N2;(3)三个五氧化二磷个分子3P2O5
(4)H+氢离子;(5)NO2二氧化氮;(6)SiO2二氧化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写:
(1)干冰不是冰,而是固态CO2
(2)两个铝离子2Al3+
(3)碳酸氢钠中的阴离子HCO3-
(4)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5)三氧化二氮N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某实验小组想要测量一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采用二种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
20℃时常见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种类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钡
溶解度/克1.409×10-31.612×10-30.163.89
方案一:将精确测量的m1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盐酸m2克直至不再产生气泡,再称量烧杯中剩余混合物总质量m3克.根据所测的量计算,得碳酸钠的质量为$\frac{106}{44}$(m1+m2-m3)克.
方案二:将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足量的水,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滤渣称得质量为m克.根据所测量计算,得碳酸钠的质量为$\frac{106}{100}$m克.
实验反思:方案一的反思,认为实验数据会有较大误差,理由是盐酸易挥发,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方案二的反思:有同学觉得用氯化钙转化沉淀误差也会比较大,理由:碳酸钙的溶解度较大,并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以改用氢氧化钡溶液,误差会小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