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去年我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学校人行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下列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①旧书旧报纸 ②废铝线 ③一次性塑料饭盒 ④口香糖

⑤果皮 ⑥空矿泉水瓶 ⑦废铁锅 ⑧易拉罐

A. ①③⑤⑦⑧ B. ③④⑤⑥⑧ C. ①②⑤⑦ D. ①②⑥⑦⑧

D 【解析】 试题根据题意可知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包括了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所以,①旧书旧报纸、②废铝线、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⑧易拉罐都是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瓷器破碎 C. 铁锅生锈 D. 积雪融化

C 【解析】 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瓷碗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积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根据转化观:锌和硫酸锌可相互转化

C. 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B 【解析】 试题A选项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选项根据转化观:锌和硫酸锌可相互转化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是不同类别的微粒;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物质的体积没有加和性,故答案选择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2.2《奇妙的二氧化碳》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干涸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因为(  )

A. 井底放出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

C. 石灰石受热分解

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 【解析】 A、井底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故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C、石灰石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但不符合题意; D、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在干涸的井底难于扩散,越积越多所以浓度变大,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化石燃料的利用 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人类目前主要依赖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

(2)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 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_____.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_.

A.减少煤的浪费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3)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理想的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2mol氢气中约含 ________个氢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石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AC2H2+O22H2O2.408×1024 【解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一氧化碳.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和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化石燃料的利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源,它是将H2、CH4、CO等燃料与空气不断输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选择这三种气体作为原料的原因是(  )

A. 均为无毒无害气体       B. 均在大自然中大量存在

C. 均可燃烧生成CO2 D. 均可氧化放出大量能量

D 【解析】 A、三种气体中,一氧化碳有剧毒,氢气和甲烷无毒,故选项错误;B、H2、CO等没有在自然界大量存在,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不一定能够用作燃料,例如水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错误;C、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作燃料,故选项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1化学真奇妙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生活中发光发热现象很常见.它们既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请各举一个例子.

木炭燃烧发光、发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灯泡发光、发热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 【解析】 木炭燃烧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灯泡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1化学真奇妙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燃烧  铁生锈 B. 汽油挥发  工业上制取氧气

C. 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          D. 水的电解  水的沸腾

C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A、汽油燃烧、铁生锈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燃烧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

小a;外焰水;二氧化碳 【解析】 (1)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的水密度; (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