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Fe)、锰(Mn)和铜(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下列探究。

(1)同学们将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人等质量、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发现锰表面冒出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而铜表面无现象。请将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入下表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甲同学提出X可以是铁,乙同学则认为X可以是锰,你认为_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金属混合物”的成分是__________。

③步骤Ⅱ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Mn、Fe、Cu;(3分)(2)①甲(1分);用锰会引入新的杂质

(1分);②铁和铜(2分);

③ 完全除去混合物中的铁(1分)   Fe+H2SO4====FeSO4+H2↑(3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4期 总160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9

为了探究分子的性质及变化,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一些实验探[实验探究]探究活动一:小刚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按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查阅资料:紫色石蕊溶液的颜色为紫色,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稀盐酸中的溶质相同.)

探究活动二:小红同学把等量的洗衣粉分别放在两只透明的玻璃杯中,然后向两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

探究活动三:贝贝同学分别用量筒量取了50 mL水和50 mL酒精,然后将两种液体混合.

[实验现象及结论](1)探究活动一中,小明烧杯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则小刚同学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由此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之一是________.

(2)探究活动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洗衣粉在热水中融化的速度比在冷水中的快,由此小红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活动三中,贝贝同学将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约为94 mL.起初贝贝认为是自己的实验存在误差,就重复上述的实验操作进行实验,但还是发现混合后的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由此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的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反思]兴趣小组的同学联想到在常温下,人们可以将较大体积的气体(氧气、煤气、石油气体等燃料)液化贮存在体积较小的特制钢瓶内,由此又得出了另一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