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 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 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某同学用OK手势表示初中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手指上的物质通过某种反应可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  )
A.CuOB.COC.CH4D.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稀硫酸用于金属除锈D.氦气常用作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衣服晒干B.榨取果汁
C.车胎因夏天太热爆炸D.切开苹果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用煤作燃料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煤的燃烧是为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发生的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X,X的化学式为CO2,“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B.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
C.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
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小军用如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乙、丙、丁…
A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B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
C溶液碘酒、糖水、生理盐水…
D干燥剂石灰石、浓硫酸、烧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同学欲选用下列几组试剂探究 Al、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Fe、Cu、Al2(SO43 溶液B.Al、Cu、FeSO4 溶液
C.Fe、Al2(SO43溶液、CuSO4 溶液D.Al、Fe、Cu、稀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氧气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气体,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几个有关氧气的问题.
(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集气瓶;b试管.
②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特点是:原料、产物、条件无毒无害,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从绿色化学的理念考虑,应选择A装置制氧气,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制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D(填序号).
④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a.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b.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则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