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归纳总结能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素质和能力。下面是一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物质的检验 | B物质的鉴别 |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 ①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入石蕊试液 ②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 |
C物质的提纯 | D物质的制备 |
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 ②铜粉(木炭粉)﹣﹣空气中灼烧 | ①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 ②氢气﹣﹣铜片和稀盐酸 |
A. AB. BC. CD. 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B.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D.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请你运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月水的标准
感官指标 | 化学指标 | 细菌学指标 |
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 | pH6.5~8.5;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1.0mg/L……等 | 细菌总数<100个/mL等 |
(1)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物质可用_____的方法。
(2)测定水样的pH可选用_____。(填标号)
A酚酞溶液 BpH试纸 C石蕊溶液
(3)符合感官和化学指标的水还不一定是安全的饮用水,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崇仁县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 粒物(TSP) | 氮氧化合 物(NO2等) | 二氧化硫 (SO2) | 空气质量 级别 | |
春季 | 86 | 39 | 42 | Ⅱ |
夏季 | 65 | 33 | 34 | Ⅱ |
秋季 | 91 | 46 | 53 | Ⅱ |
冬季 | 98 | 70 | 61 | Ⅱ |
(1)对我县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____________。
(3)当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上述表中的还有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请你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几年来,雾霾在我国多地频发,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1)雾霾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增多,因为雾霾会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下列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
A 一氧化氮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可吸入颗粒物
(2)为防止空气的污染,保护蓝色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写出一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物质的量描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 1mol水分子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 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 1mol氧气中含有2mo1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4 | 20 | 20 |
反应后质量/g | 2 | 待测 | 32 | 26 |
A. 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
B. 甲是一种化合物
C. 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5年3月,国家质检局查出一些辣椒酱、番茄酱等食品中含有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人食用后可能致癌。“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式为C16H12N2O。从“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式C16H12N2O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即该化学式的涵义),要求至少写出三条。
(1)_____;
(2)_____;
(3)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空:
(1)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 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液体时,液面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接仪器时,若玻璃导管不易插入胶皮管内,应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