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1)2个氧原子2O;  
(2)3个铝离子3Al3+
(3)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N5
(4)氧气、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O2
(5)氯酸钾(KClO3)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ClO3-)离子构成,则氯酸钙的化学式为Ca(ClO32
(6)石灰石用途非常广泛,可用来吸收火力发电厂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aCO3+2SO2+O2═2CaSO4+2CO2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微粒的个数就是在相应微粒的前面加上数字;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通常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在后,然后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书写,据此解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 解:(1)2个氧原子就是在氧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O;
(2)每个铝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需要书写在铝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3在前,负号在后,3个铝离子就需要把数字3写在铝离子符号前面,故填:3Al3+
(3)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则在氮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上数字5,故填:N5
(4)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故填:O2
(5)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在前面,氯酸根的化合价为-1,写在后面,然后将其化合价数值交叉即可得到其化学式为Ca(ClO32,故填:Ca(ClO32
(6)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口,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口”中含有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则每个分子由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A.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b点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d点溶液中最多的离子为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黄曲霉素(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危害身体健康.请回答:
(1)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2)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体积V/mL2468101214161820
测得溶液温度t/℃15.219.622.026.028.226.725.724.723.722.9
(1)根据曲线讨论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①加入盐酸的量在2~10mL之间时:随盐酸量增加,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增多,溶液温度上升;
②加入盐酸的量在l0~20mL之间时: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溶液温度降低.
(2)若某同学提出“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与10%盐酸反应,以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此提议是否合理?为什么?答:不合理,因为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把硬水软化为软水B.能得到蒸馏水
C.活性炭起吸附和过滤杂质的作用D.能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向一定质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关于反应有下列说法:
①a~b段的溶液为蓝色
②b点溶质有3种
③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④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⑤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甲是A、B、C三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t1℃时,B、C溶解度相等.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C.
(3)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加溶质B、蒸发溶剂.
(4)t2℃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B,提纯A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降温或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
(2)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3)我们常用洗涤剂消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4)饼干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是CaO(填化学式);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⑥(填序号):
①陶瓷杯②黄沙③羊毛衫④煤炭⑥玻璃茶壶⑥塑料盆⑦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
(2)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8号元素,则该物质C(填序号).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可能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