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14∶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仪器名称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应当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通常利用B、D装置的组合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D之间需用胶皮管连接,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4)通常利用E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若二氧化碳过量,会进一步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CO3 + H2O + CO2  ===  Ca(HCO3)2】。若向含有Ca(OH)214.8g的澄清石灰水里缓缓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后若生成10g沉淀,则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为       (填字母序号)

   A.4.4g       B.8.8g        C.13.2g       D.17.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几种物质由H、O、C、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1)A、B的组成元素相同,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B分解可以得到A。则B的化学式为        

(2)E、F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E可以作燃料,写出E燃烧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X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X+ 3E= 2 Fe + 3F,则X的化学式为       

(4)M为最简单的有机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燃料,写出该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城市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右图所示:

水源

 
(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______。

①网格

 

自来水

 
(选填图中②~⑤的序号)。

(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

②沉积池

 

③过滤池

 

④消毒池

 

⑤水质检测

 
A. 杀死水中的细菌    B. 减少水中氧气   

C. 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 分解有毒物质

(3)步骤④中的消毒剂除氯气以外,还可用一氯胺(NH2Cl)、二氧化氯等物质。

     ①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NH2Cl中氮、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结果以最简整数比表示)。

(4)生活中将自来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的试剂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钛(Ti)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可利用如下反应制得:TiCl4 + 2Mg Ti + 2MgCl2。现有24 kg镁,计算生成钛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可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下列哪项性质,将它们区分

(  )

A.颜色                          B.气味     

C.能否使火焰熄灭                D.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制取氧气,下列装置不适用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