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同学们对于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下列猜想.
(1)CaCl2
(2)CaCl2和HCl
(3)CaCl2和CaCO3,其中一定错误的是(3),因为碳酸钙难溶于水;
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若要验证猜想二是正确的,可以使用的试剂有紫色石蕊溶液、锌粒、氧化铁等,现象分别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有气泡产生、氧化铁溶解、溶液变黄色.(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分析 根据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验证猜想二是正确的,即验证由盐酸存在即可,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钙难溶于水,不可能是溶质,故其中一定错误的是(3).
验证猜想二是正确的,即验证由盐酸存在即可,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变红色,说明含有盐酸,猜想二正确.
锌粒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锌粒,若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盐酸,猜想二正确.
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氧化铁,若氧化铁溶解、溶液变黄色,说明含有盐酸,猜想二正确(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碳酸钙难溶于水;
紫色石蕊溶液、锌粒、氧化铁等;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有气泡产生、氧化铁溶解、溶液变黄色(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酸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明同学在家中看到妈妈买回来的小面包充了气,一个个鼓鼓的象“小枕头”一样,他很好奇:里面是什么气体呢?于是他和几个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A 是氧气   B 是二氧化碳  C 是氮气
<查阅资料>
(1)氧气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物质燃烧更旺;(2)二氧化碳能灭火,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4)木条中主要含有碳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把该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分别用燃着的木条和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完成实验>他先向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然后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猜想A一定不正确,猜想B正确.有同学马上提出疑问,认为还不能得出结论,因为木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法确定充气包装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思考,他们调整了伸入木条和倒入石灰水的顺序,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和燃着的木条熄灭 的现象,最终得出了正确结论:该气体是氮气.
<反思>可用来充气包装食物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无毒、不与食物反应等(合理即可)(任填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化学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1)从宏观上可知道: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2)从分子的数量上可知道: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3)从物质的质量上可知道:每56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
如图是实验室自制汽水的配方.为了检验自制汽水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小燕和小苗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小燕:取汽水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小苗:振荡汽水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以上两个方案中,我认为小苗 (填“小燕”或“小苗”)的方案正确.
【活动与探究二】
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铁和氧化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小艺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有①②③(填序号).
①有气泡产生;
②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
③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有固体.
粉末中含有铁和氯化铜.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或CuO+H2SO4=CuSO4+H2O或Fe+CuSO4=FeSO4+Cu).
【活动与探究三】
实验桌上老师提供了六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盐酸、氯化钠、硫酸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为了区分它们,给六瓶溶液编号为A、B、C、D、E、F.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实现步骤和现象实验结论


A是HCl溶液(填化学式,下同),B是Na2CO3溶液.




C是ZnSO4溶液.
小组同学发现利用A、B、C三种溶液可以确定D、E、F的成分,他们进一步展开如下探究:
实现步骤和现象实验目的




D、E、F溶液中的现象分别是
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确定F溶液成分.



D、E溶液中的现象分别是
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确定D、E溶液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化学社团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其有本质的区别.
【现象分析】
实验一: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左侧试管(如图1).
实验二:用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重复一次上述实验.
上述两个实验的相同现象之一是左侧试管发热(或右侧试管内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
上述两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实验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另一个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本质归纳】
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探究运用】
在探究白色粉末的组成时,要研究相同实验现象的本质区别.
实验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钡、碳酸钾和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
小明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小意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K2CO3+Ba(OH)2=BaCO3↓+2KOH.
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小燕同学进一步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步骤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BaCl2+K2CO3=BaCO3↓+2KCl;
(2)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无色,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BaSO4、K2CO3(填化学式,下同);
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红色,则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K2CO3、KOH,原白色粉末的可能组成是Ba(OH)2、K2CO3或BaSO4、Ba(OH)2、K2CO3
(3)小鹏同学认为,只需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若看到的现象是白色不溶物全部消失,就足以说明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命之源.
(1)蒸馏水、矿泉水、白醋、酒精都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其中白醋具有酸味,酒精具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常被称为绿色能源,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2)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3)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2,请回答:

(其中, 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
C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D物质的名称是二氧化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2+Cl2═2NaCl+2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天然水中溶解的矿物质
C.将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近年来空气污染严重,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发展太阳能,开发洁净能源B.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C.通过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D.大力发展地铁等公共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表示海水盐分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Na;
(2)海水盐分中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填“金属”“非金属”)
(3)该图所表示的是模型.(填“符号”或“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