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原子不能
C. 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D.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2)写出实验室用H2O2制了氧气的化学方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 反应.
(4)指出装置B中的错误 .
(5)实验室除用装置C和D收集氧气外,还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若将E装置装满水来收集该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100 mL量筒量取8.2 mL水
B. 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氧化铜粉末
C. 用内壁有水的烧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D.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产生大量气体,黑色固体逐渐消失
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时持续产生大量气体,溶液仍为无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右图实验装置来探究鸡蛋壳里含有CO32-(以CaCO3的形式存在)的可能性,请你一起参与学习探究。
【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若鸡蛋壳里含有CO32-,实验时广口瓶中一定会产生气泡,玻璃片上石灰水会变浑浊,据此写出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进行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各自的实验中均看到广口瓶中产生气泡,小明还看到玻璃片上石灰水变浑浊,而小红却未看到。他们很好奇,于是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小红的实验中,玻璃片上的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呢?
【做出猜想】小红猜想:可能鸡蛋壳中含有铁等较活泼金属,而不含CO32-;
小明猜想:可能是小红实验所用的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过大,挥发出HCl气体。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你认为 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小红分别取适量等体积的自己实验所用的盐酸a和小明实验中所用的盐酸b于2试管中,试管内各盛有同一鸡蛋壳的碎片,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并分别将导管伸入AgNO3溶液中,实验过程如右下图所示:
实验中,甲、乙两试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同时甲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中没有,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说明盐酸a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填“大于”或“小于”)
【反思应用】(1)实验室制备CO2时,最好选择 (填“稀”或“浓”)盐酸。
(2)实验中发现,与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鸡蛋壳碎片比大块鸡蛋壳更剧烈,说明增大反应物______ 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钢铁是人类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钢铁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请完成下列填空:
(1)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锈蚀,这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 等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最简比),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新型食品保鲜剂“纳米α铁粉”被称为“双吸剂”,其实质就是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纳米α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 检验,若出现 现象,说明该双吸剂仍可使用。
(3)用磁铁矿冶炼铁的原理可用:4CO+Fe3O43Fe+4CO2表示,检验产物CO2常用的试剂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非常重要.根据图示填写下列空格.
(1)图①所以的电解水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反应的类型是 .该实验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A是电源的 极,试管C中的气体是 ,检验它常用的方法是 ;试管D中的气体是 ,该气体能燃烧,发出的火焰,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C、D两试管中气体体积之比为 .
(2)某同学要净化刚收集到的河水,自制了简易净水器(图②),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
(3)近期严重缺水,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说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洗菜水浇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用不间断的水刷碗 D.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