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质量的铁粉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相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
组别 |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温度/℃ |
① | 7 | 30 |
② | 10 | 50 |
③ | 7 | 20 |
④ | 10 | 30 |
(1)请写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①③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要比较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产生气体“逐渐变快又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探究)图甲、图乙为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三种金属片分别与20 mL 1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产生氢气的量由气体压强表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
①实验中你认为还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乙,你得出的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拓展提高)图2为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镁片与20 mL 1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发现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峰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他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峰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I.小峰准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实验开始时,向试管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
(1)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取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处,观察到________,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II.小峰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②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提出猜想)
猜想1: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进行实验)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 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ml | |
② | 分两次进行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的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 | 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ml 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 ml |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过氧化氢酶的作用 |
(3)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4)实验②中“第一次”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5)实验②中第二次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_ml。
(实验反思)
小峰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人体中过氧化氢酶是在体温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又补充进行了几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入过氧化氢酶 | 不加过氧化氢酶 | |||||
反应温度/℃ | 25 | 37 | 42 | 25 | 37 | 42 |
收集到气体体积/mL | 39 | 56 | 34 | 5 | 5 | 5 |
(6)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新结论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 将铜片放入稀疏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C.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看到有白雾产生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铜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江淮名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材料在交通工具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应用 |
|
| 共享汽车 |
用到的材料 | 轮胎:橡胶 | 机翼:铝锂合金 | 车身:钢 |
(1)上述交通工具用到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大飞机C919大量使用合金材料,原因是______。汽车车身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共享汽车在广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其好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江淮名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下列关于铁酸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2个氧分子
B. 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C. 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Zn、Fe、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农机校和宋店中心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NO3和NaNO2的溶解度相等
B. 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
C. 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农机校和宋店中心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美国加州大学在加速器中用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了101号元素。为纪念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它命名为钔(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0
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01个电子
D. 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钔原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年届九年级下学期自主招生模拟试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 ②③④① B. ③②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海林市2018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
(2)t2oC时,甲,乙两种物质各70g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物质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
(4)将t1o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o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____(填“﹥”“﹤”“=”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