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碳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过量氧气)中加热,如图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的物质总质量m与时间关系是(  )
A.B.C.D.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可判断碳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氧气)加热时,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

解答 解:随反应时间延长,碳与氧气反应,而在密封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故D图与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的事实相符.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在密封的容器内进行反应,整个容器内的质量总和在变化前后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氢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图甲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一个探究分子运动实验,实验室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氨气(NH3)臭味,于是他们重新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①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缓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③在E、F试管内分别倒入2mL操作①烧杯中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D、G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乙连接好,并将G试管放置在热水中,打开铁丝夹,观察几分钟.请回答:
(1)按图甲装置实验容易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请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氨气分子3NH3
(3)操作③中图乙,烧杯中放热水的目的是加热浓氨水,实验时可观察到E、F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分别是E中溶液慢慢变红、F中溶液很快变红.
(4)对比E、F试管中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到的一个新结论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为了使新结论更可靠,在实验时要注意控制的条件是同时打开止水夹(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符号中,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这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  )
A.HB.FeC.N2D.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水分子H2O;  ②2个氢原子2H;
③钠离子Na+;  ④氦气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②长颈漏斗.
(2)若实验室对你提供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种你熟悉的气体.制取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2中选取C(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4)如用D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理由是装置中有空气,导致氧气不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frac{4}{5}$的结论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现将8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8gA完全反应后生成6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质量比是(  )
A.1:1B.2:1C.4:lD.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构成物质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粒子大小发生变化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