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在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同学抽到了“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
(1)因紧张,他实验时拿药匙的手有些颤抖,作出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

(2)甲图是该同学连接的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收集满氧气,集气瓶口盖上玻璃片后,集气瓶应正放(选填“正放”、“倒放”)在桌面上备用.
(3)老师要他用乙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B端进(选填“A”或“B”).

分析 (1)根据人紧张手颤抖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水的密度比气体的密度大进行分析.

解答 解:(1)人紧张时,手发生颤抖,作出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应正放在桌面上;
(3)因为水的密度比气体的密度大,用乙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B端进.
故答案为:(1)传出神经末梢;(2)正放;(3)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有W、P、Q、R四种物质,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则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WPQR
反应前物质质量/g6.43.24.00.5
反应后物质质量/g待测2.567.20.5
A.变化后待测的W质量为3.84 g
B.Q物质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是W、P、R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C.该变化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D.P物质可能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实验室用H2还原CuO得到红色固体Cu,但其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
②高温灼烧Cu首先会生成CuO,CuO继续生成Cu2O和O2
③Cu2O和空气中的成分在高温和常温下均不反应
④Cu2O与稀H2SO4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将该红色固体加入稀H2SO4中,若现象为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则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方案2:装置如图所示,将红色固体装入硬质玻璃管,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①②④(填序号)
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③在硬质玻璃管和无水硫酸铜干燥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④在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方案3:取一定质量为a克的干燥坩埚,将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克,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量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c克,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则c与a,b应符合的数字关系式为c+0.25a<1.25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从而呈酸性.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CO2B.Fe2O3C.Mg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利用如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你所看到的现象:铜丝逐渐变黑,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2%,请分析该实验出现的误差的原因是铜丝的量不足等(举例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某纯碱样品中经检测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在20℃的室温下,称取该产品样品4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用精密仪器测得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变化,得到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求:
(1)生成CO2的质量是17.6g.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4)实验后,有同学认为用滴加硝酸银溶液,通过计算沉淀质量,算出氯化钠质量分数,也能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7届九年级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

⑴ 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实验中(试管内的“”均为铜片),只需完成实验_____即可达到探究目的(填字母组合)。

⑵ 铁是世界上年产量第一的金属。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得到的生铁可炼成钢。

⑶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①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到熔化的铝被一层膜兜着并不滴落,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 2NaAlO2+3H2↑,足量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和等质量的铝粉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分别为m1、m2,下列有关m1、m2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m1>m2 B.m1<m2 C.m1=m2 D.无法比较

⑷ 验证Cu、Fe、Al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

A.FeSO4溶液、Al、Cu B.Al2(SO4)3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

C.Al2(SO4)3溶液、FeSO4溶液、Cu D.AlCl3溶液、CuCl2溶液、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
【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
(1)实验I中,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加入稀盐酸时不再产生气泡.
(2)实验II中,先连接好装置,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
【记录与处理】
(3)已知实验I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AC.
A.m(小烧杯)   B.m(大烧杯)    C.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
(4)实验II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12345678910
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80mL.
【反思与评价】
(5)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II的优点是在密闭体系内反应更加环保,现象更直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l2、Na2SO4、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②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钠;一定没有硫酸铜、氯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