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有关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CuO具有还原性B.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C.C发生了还原反应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分析 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氧的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是还原剂.B、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为还原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铜在反应中提供氧,氧化铜具有氧化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则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变轻了,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碳在反应中得到氧,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化铜、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均显-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确定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将下列物质分类,用序号填空:①空气②液氧③水蒸气④氧化铁⑤稀有气体⑥二氧化锰⑦水银 ⑧铁粉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剩余物 ⑩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残留的固体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⑤⑨⑩,属于单质的是②⑦⑧,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④⑥,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1)如图I是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某无色气体.请据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色态味除外)密度大于空气.

(2)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确定图I无色气体的成分.
假设(猜想)验证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
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木条复燃为猜想气体
(3)如图Ⅱ装置所示,CO2气体的收集方法正确的是D.
(4)如图Ⅲ所示,将收集到的一个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澄清的石灰水中,同时轻轻震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溶液变浑浊②试管内液面上升.
(5)如图Ⅳ所示,该实验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出现此现象的原因碳酸不稳定,加热会分解,酸性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恰当的措施是(  )
A.寻找开发金属的代用品B.积极回收废旧金属
C.防止金属被腐蚀D.大量开采各种金属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中排放
C.提高分子的利用率,力争实现零排放
D.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B.单一操作净水程度最高的是过滤
C.人体缺钙会引起贫血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反应获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实验后得到一无色废液,已知溶质可能是由H2SO4、BaCl2、Na2CO3、HCl、MgCl2等五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要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一: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实验二:取原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一可知溶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Na2CO3
(2)综合分析可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的一种物质是HCl.
(3)实验二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4)要确定另一种物质,下列物质中可以选择AC.
A.BaCl2B.Na2CO3C.Na2SO4D.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可以得到蓝色沉淀的是(  )
A.K2SO4B.FeC13C.CuSO4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