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葡萄糖存在于葡萄糖汁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里,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 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D. 葡萄糖是多原子分子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A、葡萄糖分子中各元素质量比是12×6∶12∶16×6=6∶1∶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A错误;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C、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2∶6=1:2:1,故C正确;D、葡萄糖是多原子分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属于高分子,故D错误。
点睛∶化学式的意义∶⑴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⑵微观意义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⑶量的意义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___,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已知氯化银是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样品中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氯化钠。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
②取少量滤液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③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由此判断,实验中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样品中无NaCl
B、样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
C、样品中无NaOH
D、样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
(4)配制100mL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11g/mL),需要质量分数40%的氢氧化钠溶液(1.43g/mL)_________mL,水__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用语表示:
铝原子___;二氧化氮分子___;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
(2)请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硫酸铜 b.盐酸c.碳酸钠 d.熟石灰
①可用于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______②侯氏制碱法制的碱_______
③用作配制波尔多液的盐___; ④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反应:
①铜和硝酸银溶液____ ②氯酸钾制氧气_______
③铁丝在纯氧中燃烧_____ ④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氯气和氢气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Na2SO4与NaOH;猜想二:可能只是Na2SO4;猜想三:可能是_________。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 ____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 |
(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 ____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
【反思与拓展】
(1)探究猜想三成立,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氧化铜 D.氢氧化铜
(2)甲、乙两位同学准备测定反应后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①甲同学取50g该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求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②试写出A点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_。
③乙同学改用BaCl2溶液代替NaOH溶液,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你认为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是炼铁的原料。现取30.0g菱铁矿,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测得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
①FeCO3+H2SO4=FeSO4+CO2↑+H2O;②菱铁矿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请计算:
(1)30.0g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利用这些仪器可完成多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加热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的名称:D:_________;
(2)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液体药品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上述仪器组装发生装置,需要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在E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倒扣于水槽中,一段时间后,E中液面__________(填“上升”或“不变”);若E中充满下列________气体,也会发生类似现象。
A.H2 B.O2 C.HCl D.CO
(5)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下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试回答:
Ⅰ、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Ⅱ、实线与虚线的交点P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反应前原有氢气_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出仪器 a 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中_____装.置.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选用 E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4)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 5.6t 氧化钙,理论上需要含 碳酸钙 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____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 主要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 |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 ____________ | 猜想一正确 |
乙 |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____(填“快”或“慢”) | |
丙 |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____________ |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盒属与_________是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学校老师设计了下 图四种装置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请 你 起来参与他们的课题。
【 查阅资料】 ①白磷一般在40℃左右燃烧 而红磷要在 240℃左右才能燃烧,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白烟会污染空气;
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首先确定 A 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
(2)根据实验装置的设计,又确定_________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会导致实验失败, 理由是_________。
(3)B装置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为了使实验更环保,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瓶中的白磷燃烧 确保装置始终密闭。
(4)C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若把NaOH溶液全部清除,实验 (填" 能" 或“不能”) 成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