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其中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能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CO2+2NaOH=Na2CO3+H2O.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效果较好.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图甲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燃着木条熄灭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中这种验证氧气的方法是利用了氧气的支持燃烧的性质.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丙所示装置.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有气泡冒出,固体逐渐减少.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
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分析 【进行实验】实验Ⅰ:(2)如果过氧化钠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则燃着的木头燃烧更旺;
实验Ⅱ:(1)根据题意判断;根据是否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物质的变化;
实验Ⅲ:(2)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判断反应现象;
【实验反思】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进行解答;

解答 解:【进行实验】实验Ⅰ:(2)如果过氧化钠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则燃着的木头燃烧更旺,如没反应,则燃着的木条熄灭,故填:燃着木条熄灭
实验Ⅱ:(1)由题意知,A装置是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水蒸气,所以A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故填:提供水蒸气;
(2)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中这种验证氧气的方法是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实验Ⅲ:(2)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同时大理石逐渐减小;C装置作用是除去没反应掉的二氧化碳,能收集到较纯的氧气.故填:有气泡冒出,固体逐渐减少;CaCO3+2HCl=CaCl2+H2O+CO2↑;除去二氧化碳
【实验反思】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故应先干燥二氧化碳,在和过氧化钠反应,故填: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故本题答案为:
【进行实验】实验Ⅰ:(2)燃着木条熄灭;
实验Ⅱ:(1)提供水蒸气;(2)支持燃烧的;
实验Ⅲ:(2)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有气泡冒出,固体逐渐减少.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及其反应产物氧气和碳酸钠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以及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如海水晒盐、海水制碱、海水淡化、海水制镁等.
(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海水晒盐的流程如图1:

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母液是当时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图2是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P点的意义在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t1℃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只写一条即可).
②t2℃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③将t1℃时A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t2℃时,一小试管内盛有B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B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3所示),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X,发现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所加物质X可能是NH4N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时,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B.将固体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硫酸
D.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CO,再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喷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同学在研究“铜绿”性质的实验时,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加入“铜绿”
B.
倾倒稀盐酸
C.
加热“铜绿”
D.
洗涤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
(1)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B(填字母).

(2)钢铁的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人们又开始利用铁生锈发生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的原理,在寒冷的冬天御寒.如图1,请你仔细阅读人们经常使用的“暖宝宝”的部分说明,试回答有关问题:
①“暖宝宝”能提供能量的原因是由于铁和氧气、水(填物质名称)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
②其中食盐所起的作用是加快了铁的锈蚀速率.
(3)取等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将其分别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填序号).
A.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的质量
B.充分反应后,镁、铁一定都有剩余
C.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都有所增加
D.充分反应后,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制取CO2的装置,应从图乙中的图1、图2、图3中选择图2.
(2)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漏斗下端有一稳定的液柱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其中,①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除去氯化氢气体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②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吸收水蒸气,其瓶内液体应是浓硫酸;
(4)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5)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C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6)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7)某潜水艇上有4人,如果每人每小时消耗的氧气在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体积为50L,则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多少千克?35.1kg(已知:在上述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5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学习结晶时,同学们对硝酸钾的制备产生浓厚兴趣.
(一)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硝酸钾在农业市场用途十分广泛,属于复合肥,工业上常采用硝酸钠与氯化钾反应制得硝酸钾和氯化钠(NaNO3+KCl═KNO3+NaCl).利用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可将其分离,具体流程可以表示为:

(1)溶解时需要不断搅拌,其目的是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
(2)化学实验室蒸发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酒精灯.
(3)过滤1操作时要趁热过滤,目的是防止硝酸钾结晶.
(4)滤液1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5)冷却结晶后获得的硝酸钾晶体中还混有少量的NaCl,为获得更纯净的KNO3,还应进行的操作是洗涤、干燥,洗涤最佳的洗涤剂为C.
A.常温下的蒸馏水   B.饱和的NaCl溶液    C.饱和的KNO3溶液
(6)洗涤后的液体应该C.
A.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下水道    B.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农田    C.倒入原混合溶液中,节约资源并提高产率
(二)为测定洗涤前的粗产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取5g粗产品配成50g溶液,然后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已知NaCl+AgNO3═AgCl↓+NaNO3,硝酸钾和硝酸银不反应),根据沉淀质量先求出NaCl质量,再确定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7)硝酸银溶液需要过量的原因是将氯化钠完全转化为沉淀,证明硝酸银已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观察到无(填有或无)沉淀生成,则已过量.
(8)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的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对所测定的粗产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无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9)经精确测定AgCl沉淀的质量为1.435g,计算该粗产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88.3%.(请写出计算过程,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 58.5,AgCl 14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  )
A.夏天,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
B.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七喜”饮料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D.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氯化钙(合理即可)(只写一种),则沉淀B的化学式CaCO3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过滤;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蒸发;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