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是从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如图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蔗糖是贮藏在某些植物(如甜菜等)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它由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蔗糖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4)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答案】元素 原子 分子 3 35 水分子 B
【解析】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可构成分子,则①②③分别是元素、原子、分子,故填元素、原子、分子。
(2)由蔗糖的化学式可知,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填3;
1个蔗糖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蔗糖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故填35。
(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填水分子。
(4)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单质均由原子直接构成,选项正确;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选项正确;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选项正确,故填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g。
(2)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3)P点对应的乙物质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图中_______物质相似。
(5)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C. 只有一种单质参与该反应
D. 共有两种元素参与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业废水含有大量FeSO4,少量Ag+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回收Ag和FeSO47H2O晶体。
(1)FeSO4中S的化合价为_____,2个银原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
(2)步骤①中,经过滤得到污泥和溶液1.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_____。
(4)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理由是_____。
(6)溶液2和溶液3合并的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3月底,合肥市内投放了近300辆共享汽车,这是一种以绿色出行为主旨的纯电动汽车,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如图是共享汽车的实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的部件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写一种即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铜制的,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性。
(2)钢铁车身喷漆处理,既美观又能防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_____。
(3)铝制车标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期中AD是无色气体,BE是红色固体,F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她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化学式:A__ ___ ,H_ ,X__ 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④的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下列几种微粒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由图A可知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2)B图微粒易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就变成阳离子。
(3)若D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
(4)元素E处于第___周期。
(5)由B、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该化合物___氧化物(填“属于”或“不属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花同学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
①小花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
②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___。
③小强同学按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用压强传感器实时地传回集气瓶内压强一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1和P2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
C P1=0.79P0,P2=P0是因为红磷比木炭消耗的氧气多
D 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广口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X | Y | |
A | CO | Ca(OH)2溶液 |
B | CO2 | NaOH溶液 |
C | HCl | Ca(OH)2溶液 |
D | SO2 | NaOH溶液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