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1869年,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16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S3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4)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任写一点).
(5)研究表明:第二周期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分析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逐渐减小.

分析 (1)根据化学史以及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2)根据元素的分类、原子结构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在同一族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答;
(5)根据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可知第三周期中的元素也存在这样的规律解答.

解答 解:(1)在元素周期表的介绍中得知1869年,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门捷列夫;质子数不同;
(2)16号元素是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显-2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S3;故填:非金属;得;Al2S3
(3)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故填:最外层电子;
(4)在同一族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可知第三周期中的元素也存在这样的规律,故答案:减小.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以信息题的形式多角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2017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实猃考查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过程】
(1)仪器组装:将连有直角短导管的单孔胶塞旋进大试管口,用礼肢管再将连有单孔胶塞的 直角短导管和另一长直角导管短的一段连接.
以下关于胶塞、导管、乳胶管的连接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C
A.连接导管与胶塞、导管与乳肢管时,应该先将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
B.连接单孔胶塞和大试管时,应用力将胶塞压入试管口,以防漏气
C.连接导管和乳胶管时,应将导管旋入乳肢管
(2)验气密性:先将上述装置的长直角导管长的一段浸入水槽内的水中,再用手握住该装置的大试管,观察到导管口冒气泡,移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添加试剂:打开大试管上的单孔胶塞,往大试管内放数粒石灰石,再倒入适量稀盐酸,迅速在大试管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将气体发生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排空气集气:将长直角导管长的一端伸入1支小试管内,并用燃烧的木条放在试管口验满,待“验满”后,用小胶塞旋紧小试管口,贴上A标签,待用.
(5)排水法集气:再迅速换1根短弯导管,将其一端浸入水槽中,并在倒置的充满水的小试管内通入气体,集满后,用小胶塞旋紧小试管口,用布镲干试管外表,贴上B标签,待用.
①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解能力有限,且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
②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AC(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
(6)对比浊度变化:分别打开A、B两支小试管的胶塞,往其中均注入约占试管三分之一体积的澄淸石灰水,再用胶塞旋紧小试管口,然后用力上、下振荡A、B两支小试管(如图2所示),仔细对比两支试管内液体浊度变化的发生.
①写出实验室鉴定CO2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②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试管外大气压强(选填“>”或“=”或“<”);
③A试管内液体浊度<B试管内液体浊度(填“>”或“<”).
④振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促进石灰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结论】根据A、B两支试管内液体的浊度对比,可得出结论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纯度比排空气法收集的纯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请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氮元素N   钠元素Na   铝元素Al
钙元素Ca     水H2O       二氧化碳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    想】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探究不同质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质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00.10.50.70.91.0
燃烧时间(分钟)101518232527
燃烧稳定性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易灭极易灭
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①食盐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②加食盐不会影响蜡烛燃烧的稳定性.
实验反思:
①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请写出两点):食盐是否加得越多越好;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有否影响.
②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建议在制造蜡烛时,在烛芯周围加入少量的食盐,延长蜡烛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2008年初,我国南方抗击暴风雪中,融雪剂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钾,其化学式为CH3COOK.请回答:
(1)醋酸钾由碳、氢、氧、钾(填元素名称,下同)元素组成,其中的金属元素是钾.
(2)醋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利用化学知识解答下列关于军事上的问题:
(1)火药:火药爆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K2S+X↑+3CO2,则X的化学式为N2,K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2)烟雾弹:将装有白磷的烟雾弹引爆后,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再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大量烟雾将目标隐蔽.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3)毒气:二战期间,日本对我国部分地区使用了大量的毒气,有毒气体分子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油罐着火爆炸后经及时扑救,大火于数小时后基本扑灭,但消防队员用消防水龙头对油罐继续喷水.依据学过的化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对油罐继续喷水的作用是使油的温度降低到它的着火点以下,防止再次燃烧.
(2)假设汽油中某一成分用X表示,燃烧时只发生如下反应:X+11O2 $\frac{\underline{\;点燃\;}}{\;}$ 7CO2+8H2O,推断X的化学式:C7H16
(3)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已开始在部分地区试行汽油中添加少量酒精,这是因为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石油、酒精都属于混合物B.石灰水、糖水、食盐水都属于溶液
C.有单质参加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水分子间存在间隙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氢离子
D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