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铝合金、氧化铝、硫酸铝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氧化物、盐 B.单质、混合物、盐
C.盐、氧化物、纯净物 D.混合物、盐、化合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B.高锰酸钾和碘两种物质分别加入汽油中都能形成溶液
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
D.根据溶液的稳定性来推理,温度不变、水分蒸发,蔗糖和水不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
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稀释浓硫酸时,先把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沿器壁缓慢注入水,边加边搅拌
D. 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铁的冶炼和利用已成为目前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一、生活中使用的防寒热帖利用了铁生锈原理,其工作过程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为 能.
二、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得到铁合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1)甲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所取合金的质量∕g | 10 | 10 | 20 | 30 |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 100 | 120 | 80 | X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3 | 0.3 | 0.3 | Y |
请回答:上表第四次实验中合金力的铁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则Y= g,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乙同学提出单质碳也具有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什么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于是,他模拟工业炼铁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查阅资料获知NaOH溶液可吸收CO2气体);
①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一份与足量的碳粉均匀混合放入下图装置A的硬质试管总;另一份放入下图装置B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装置A和B两组实验同时开始进行.在装置B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先 (选填“通CO”或“加热”);实验结束后,继续通入CO直至冷却至室温.
此时,发现装置B的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完全由 色变为 色,装置A的硬质试管中仍有红色固体.因而他认为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不易完全反应时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的一个原因.
(3)丙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除了上述原因外,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还有一些其它原因,试写出其中的一个 .
(4)丁同学利用图B装置,取不同质量的铁的氧化物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铁的氧化物质量/g | 生成铁的质量/g |
1 | 4.00 | 2.81 |
2 | 8.00 | 7.62 |
3 | 10.00 | 7.01 |
4 | 12.00 | 8.42 |
5 | 14.00 | 9.81 |
6 | 16.00 | 11.22 |
7 | 18.00 | 12.63 |
8 | 20.00 | 14.03 |
从上表可以看出进行第2次实验时,所得数据十分不可靠,故舍去.请分析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人体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正常胃液的pH通常在0.9~1.5之间,胃酸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胃部不适.治疗胃酸过多病症的药物中常含有一种物质即碳酸氢钠,写出用此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2)常温下,将盛饱和硝酸钾溶液(底部有硝酸钾晶体)的试管固定在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并搅拌后,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推测,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写出不同类别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