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无棉花,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并结合制取氧气的方法解答;
(2)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收集装置判断气体的性质;
(3)根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选择收集氧气的装置;根据一氧化氮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4)①A中用试管收集氨气,试管口向下,可以比较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B、C中,证明水遇到氨气不变色;D中形成喷泉,并且变成红色,说明试管内的压强变小,证明了氨气易溶于水,形成了喷泉;氨气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属于碱,能使酚酞变红色.因此形成了红色的喷泉.
②导气管要尽量接近试管底部,目的是把试管底部的空气排干净,使收集到的气体更纯.
(5)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a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可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或输出氧气的速率;氢气密度比水小,所以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
解答 解:(1)A是固体加热装置,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因为A装置的试管口没有棉花,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B是固液常温型,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B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实验室中加热固体来制取气体,所以可以选择A装置,而收集时只能用D装置,即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知道该气体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3)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可采取D装置的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采取C装置的排水法收集;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在空气中一氧化氮容易和氧气反应时生成二氧化氮,因此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即不能用D或E收集;
(4)①试管口向下,证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形成了红色的喷泉,说明氨气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了碱,碱能使酚酞变红色,试管内压强减少,内外形成气压差,形成了喷泉.故可得出氨气的三点性质,分别是: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②A操作中,导气管要尽量接近试管底部,其目的是充分排尽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更纯;
(5)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a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可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或输出氧气的速率;氢气密度比水小,所以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
故答案为:(1)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A;气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3)C(或D);D(或E);
(4)①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易溶于水;氨气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
②把试管底部的空气排干净,使收集到的气体更纯;
(5)a;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2N--表示两个氮元素 | B. | nP2O5--表示n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
C. | 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 | D. | SO${\;}_{4}^{2-}$--表示硫酸根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 B. | 工业扬尘 | ||
C. |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 D. | 用煤作燃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 |
B. | 在溪水资源缺乏的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 |
C. | 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 |
D. | 提倡长期用纯净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B. | 它是由60个氮原子构成的 | ||
C. |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g | D. | 它属于单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