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有气泡产生,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则没有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D、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考点:电解水实验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答:解: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有气泡产生,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也有气泡产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是氢气,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是氧气,氧气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纪念化学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化学为人类合成了新药品
B、化学为人类开发新材料
C、化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出现许多新型学科
D、化学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B、Fe
C、O2
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碳酸钙制二氧化碳
B、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C、木炭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
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点燃下列混合物时,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气体是(  )
A、氢气跟空气的混合物
B、氢气和氮气的混合物
C、氮气和氧气的混合物
D、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知识是慢慢生长的,思维是慢慢开拓的,这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和方法.下面这道题目将帮助你领悟这种学法和规律,提高你的学力.
问题:关于化学反应实质的思考.
回顾点1:回顾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中的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变化后有
 
 产生的变化.
回顾点2:回顾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微观的角度来进一步审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其实是“
 
 拆离,
 
重组”的过程,更简单地说,化学反应就是生成新分子的过程;若物质变化后,分子的仍然是原来的分子,分子没有变成别的分子,这种变化只能是
 
变化.
回顾点3:回顾本在课题中介绍的食盐的形成过程,我们便能更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即化学反应其实是原子的电子发生变化的过程.至此,我们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就已经螺旋上升到最高档次.
反思与应用:既然化学变化从某角度看只是原子的电子发生变化的过程,而原子核
 
(填“发生”或“没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填“不变”或“发生改变”).基于这种认识,原子弹爆炸(发生核裂变,即原子核裂解成更小的原子核)能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一定
 
 (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练习取用液体时,小郑用如图所示的操作来进行,请你至少指出他的三种错误: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某公共场所贴有如图所示的广告,你他认为此广告真实吗?为什么?请你通过计 算来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