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课上,小亮与老师一起演示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铜丝受热时因生成了氧化铜而变黑,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小亮将变黑的铜丝a伸入试管内的稀硫酸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又变红了,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老师将加热变黑的铜丝b趁热迅速伸入试管内的活性炭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也变红了,则试管内活性炭的质量一定会 (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1)化学;(2)CuO+H2SO4═CuSO4+H2O(化学式错误扣2分)、复分解 ;(3)减小。
【解析】
试题分析:(1)甲中铜丝受热时因生成了氧化铜而变黑,由于物质由Cu、O2变为CuO,有新的物质产生,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小亮将变黑的铜丝a伸入试管内的稀硫酸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又变红了,Cu表面的CuO与硫酸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铜和水,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该反应是两种混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产生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所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3)老师将加热变黑的铜丝b趁热迅速伸入试管内的活性炭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也变红了,说明发生了反应:2CuO+C2Cu+CO2,则试管内活性炭的质量一定会由于反应变为气体而减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加快分解速度
B.实验室制取氧气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漏气
C.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防止氧气泄漏
D.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氧气——因为氧气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钉: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物质,溶液变成浅绿色
B.将镁条放入足量稀硫酸中:银白色固体减少,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放热
C.在空气中点燃一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D.在5mL水中加入1-2粒碘,振荡:观察到紫黑色固体消失,形成棕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在的社会属于节约型社会,在学习化学做实验时,也要做到节约的原则,金刚石是比较贵重的,你知道化学中最贵的实验是什么吗?科学家做了“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 m2(填“<”、“>”或“=”),理由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州博物馆启用了“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 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还能用于灯泡填充气 B.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C. 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D. 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 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 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 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 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4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D.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
这瓶无色溶液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化学兴趣小组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盐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该无色溶液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
【初步分析】
(1)库尔班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是 溶液。
(2)艾力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 。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取少重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②静置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大量气泡,沉淀全部溶解 |
【实验结论】
(3)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实验反思】
(4)玉素甫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5)白燕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提出测溶液的酸碱性来确定更简便。她采用 测量溶液的pH值 7(填>、=、<),则结论与以上同学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