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完全反应.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AC(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简单表示为如图2所示).
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恰好中和;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Na+、H+(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稀盐酸的密度.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分析 (1)①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可以用来检验酸碱是否发生中和反应;
②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回答;
③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由盐酸溶质的质量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再求出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①根据pH试纸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②根据溶液pH的变化图象的意义,分析a的含义、b点溶液中的阳离子;由盐酸的体积和密度可求出盐酸的质量.
(3)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方程式,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分析设计除去碳酸钠的实验方案.

解答 解:(1)①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酚酞溶液的作用是: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
②在中和反应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完全反应;
③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7.3g×1%=0.073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0.073g
$\frac{40}{x}=\frac{36.5}{0.073g}$
   解得:x=0.08g
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0.08g}{5g}×100%$=1.6%
(2)①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方法正确;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会污染试剂,方法错误;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方法正确;
D.将pH试纸润湿后,测得碱液的pH偏小,方法错误;
②由溶液pH的变化图象可知,在a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说明了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中和;在b点时,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全部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溶液中还有剩余的盐酸.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是:Na+、H+;要求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质量分数,须知盐酸的质量,由题中的条件可知,还需要的数据是稀盐酸的密度.
(3)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由于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既除去了杂质碳酸钠,又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实验方案是: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故答为:(1)①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②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完全反应(或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等);③1.6%;
(2)①AC,②恰好中和,Na+、H+;稀盐酸的密度;(3)CO2+2NaOH=Na2CO3+H2O;加适量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点评 本题是考查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的,我们要知道向酸中加碱和向碱中加酸时,溶液pH的变化趋向.明确不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化学的学习把我们带入了物质的微观世界,假如你是水分子的一个氢原子,请描述你在水看到的微观世界(答两点即可).(1)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水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下列试剂中,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①⑤,应该用镊子取用的是②③⑥,需要用到滴管的是④⑦
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细口瓶中的盐酸溶液⑤碳粉⑥铁片⑦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漂白粉常用于灾区消毒杀菌,其有效成分为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工业上制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发生如下反应制得:2Ca(OH)2+2Cl2=X+Ca(ClO)2+2H2O,产物中X的化学式为CaCl2;漂白粉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而硬化变质,最终生成的硬化物是(填写化学式)CaCO3,所以漂白粉要密封保存,开封及时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金属光泽
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电木是木材加工而成的
C.合成纤维弹性好,耐磨,耐腐蚀,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D.聚乙烯塑料薄膜属于链状高分子材料,不具有热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有密封的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为5cm处.(提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白磷是足量的)回答下列问题:
(1)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①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活塞向(填“左”或“右”)右移动.
(2)实验结束后,恢复到常温,活塞应停在约4厘米处,据此可得出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回答:

(1)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铁;
(2)在常温下若乙是气体,则x是碳;
(3)若常温下乙为无色液体,则x为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学习了二氧化锰(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Ⅰ.氧化铜(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参与反应产生氧气(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CuO),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现象结论
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称量的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是与步骤③对照.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氧化铜}{→}$水+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